【赫曦授课回顾】胡鞍钢 | 与改革开放强国时代同行
10月16日上午,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院长胡鞍钢教授在校图书馆报告厅为湖南大学公共服务领军人才(赫曦人才)培养计划专题授课。校党委常委、副校长汪卫斌出席。“赫曦计划”全体学员及通过线上报名的各学院师生代表参加授课。
胡鞍钢教授现任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情研究院院长、国家治理与全球治理研究院首席专家、清华大学首批文科资深教授。胡鞍钢教授是国内外享有盛誉的当代中国国情研究的开拓者和领军人物,先后兼任国家“十一五”、“十二五”、“十三五”规划专家委员会委员等社会职务,现已出版国情研究专著31部、合著31部,主编25部,翻译出版英文专著合著28部、日文专著合著20部、韩文专著合著5部,其他语种14部。根据WORLD CAT统计,上述著作被全球13668个图书馆收录。胡鞍钢教授累计培养出站的博士后40位,获得博士学位37位、硕士学位96位。
讲座伊始,胡鞍钢教授从自己的精神导师马克思和榜样毛泽东讲起。马克思让他树立了为人类而工作的崇高理想,毛泽东则是胡老师的国情研究榜样。胡老师指出,毛泽东的著作给后人留下了丰富的思想财富,具有深远的历史影响。胡鞍钢教授分析了自己作为大学教授、国情专家、中国学者等多重身份,指出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是密切相关的,个人的发展需要和社会的发展形成统一,个人目标和国家目标需要密切配合。
与时代同行
胡鞍钢教授按照时间顺序,讲述了自己和时代同行的历程。首先胡老师介绍了自己“50后”的前半生,自己出生在“钢铁世家”,后来成为了上山下乡运动的知识青年和见证者,胡鞍钢教授开始自学,在社会大学里开始实地实践,后来成为了恢复高考后第一批大学生。胡老师总结道:“自学能力是发展能力的基础,任何机会都是给有充分准备的人的。”
与改革开放同行
改革开放后,中国教育开始了蒸蒸日上的发展。胡鞍钢教授指出,邓小平正确的人力资本决策获得了长期红利,中国教育是世界最大规模的教育发展奇迹,自己也因时代而获益。胡老师以自己的人生为线索,展现了改革开放带来的巨大变化,正如自己在改革开放后走上了大学生涯,后来对我国国情进行了研究,撰写了《人口与发展》、《生存与发展》、《生态赤字》等著作,这一切都是以实际为出发点,有预见性地研究和解决中国问题。胡鞍钢教授讲到,自己曾经四访贵州,考察当地的实际情况,指出中国区域要协调发展,并提供脚踏实地的建议,而贵州也从极低收入水平迈入中上等收入水平的地区,实现了基本公共服务、民生建设和生态环境等方面的跨越式发展。为更好地分析国情,胡鞍钢教授在2011年创办了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积极创办国家高端大学智库,出版了《2020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2030中国迈向共同富裕》、《2050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中国创新绿色发展》等著作,在全世界具有深远的影响。
与当今时代同行
胡鞍钢教授满怀激情地告诉学生们当今时代是最好的时代,我们要把握时代的脉搏。中国正走向崛起,中国进入世界舞台中心,我们必须向世界介绍中国,中国学者也要有清醒的意识,和世界接轨,与世界对话。胡老师分析自己的现实情况,给学员以谆谆教诲,一个优秀人才不只是培养出来的,而是公开竞争出来的,这是筛选人才、脱颖而出的必由之路。在教书育人上,自己作为老师需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学生需要读好中国这部“天书”,上好“学术大学”和“社会大学”两所大学,做到知行合一,顶天立地。胡鞍钢教授赠与学生一句话——为人民服务,为社会分享。
与强国时代同行
随后胡鞍钢教授展望了2035年的中国,中国进入强国时代,经济实力和科技实力将大幅跃升,中国将基本实现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建成文化强国、教育强国、人才强国、体育强国、健康中国,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中国建设目标基本实现,中国将对人类发展做出新的更大贡献。胡鞍钢教授对学员们给予寄语,号召大家在黄金的时代和大学里,以黄金年龄进行黄金投资,做出自己的黄金贡献。努力做到青春无悔、中年无悔、老年无悔、终生无悔,始终与中国发展同行,与中国开放相伴,与中国变革俱进,与中国兴盛共存。历史车轮滚滚向前,时代潮流浩浩荡荡,只有与历史同步伐、与时代共命运的人,才能赢得光明的未来。
讲座结束之际,同学们踊跃提问。胡鞍钢教授对渴望投身公共服务的学员们就公与私的矛盾进行了详细解答,指出公私之间要有先后顺序,投身公共服务的青年要以公为先,将自己的个人目标和时代结合起来,真正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