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纪念馆里的红色基因进校园
南梁精神 浩气长存
疫情阻隔了我们,却阻断不了红色基因的弘扬和传承。10月30日上午十点整,兰州大学举办“革命纪念馆里的红色基因进校园”系列讲述第九场报告,特别邀请南梁革命纪念馆讲解部副部长索彤彤在“云端”讲述革命纪念馆里的红色故事。630余名学生通过预约聆听了本场报告。
本次讲述活动采用在线直播方式,索彤彤在纪念馆里进行活动直播,为听众呈现了一场沉浸式实景讲解。依次讲述从“序厅”“创建陕甘根据地,建立红二十六军”“巩固和发展革命根据地,‘硕果仅存’的红色区域”“红军长征落脚点,八路军抗日出发点”和“南梁精神,光耀千秋”五个部分的展览,让同学们深刻领会陕甘根据地对于红军长征的重大意义以及刘志丹、谢子长等英雄人物的红色信仰。
首先,索彤彤追忆了陕甘边根据地的起源,讲到那时列强入侵,军阀混战,人民群众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革命的火种悄然而生。
在根据地建设的那个时代,索彤彤讲到党在根据地要求战士们要“像爱护眼睛一样爱护自己的武器”,她解释道,这是因为当时有的战士就是在战场上为了捡一支武器而牺牲的。
整场讲述最震撼的是“南梁精神,光耀千秋”篇章,索彤彤在此篇章中深刻阐释了“面向群众,坚守信念,顾全大局,求实创新”这一南梁精神及其时代价值。
直播结束后,同学纷纷发表感想:
走进西北大地的红色博物馆,便是感悟历史的一段旅程。疫情防控期间,我们以线上的方式进行了解和学习,在索彤彤副部长的一步一景中,仿若身临其境。记得根据地的艰难建设,记得刘志丹为群众的辛劳背影,记得浩然正气仍感染至今。追怀历史,追悼英雄,是我们红色信仰成长的必经之路。昔者南梁精神,今又抗疫精神,都是刻在骨子里的中国精神。
2020级文学院 闫锦楠
疫情当前,这次云上学习又多了一份内涵,革命先辈将历史的火炬交予我们,今日之我们也理应继承、弘扬“南梁精神”,戮力抗疫,恢复正常的学习秩序,努力成为一个祖国需要的新青年。
2021级土木工程与力学学院 张芯玮
由于疫情,我们的“红色基因进校园”系列讲述活动只能在线上开展。虽然不能亲临纪念馆,但是老师利用网络平台,带我们了解革命历史、重温红色记忆,学习先烈革命精神、追寻先辈奋斗足迹,让我对红色基因有了更深刻的认识。红色基因是忠诚,爱国爱党,矢志不渝;红色基因是追求,勇于拼搏,自强不息!我们一定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争立时代潮头!
2021级生命科学学院 肖靓
略有些摇晃的直播镜头,带我们走进了那个红色革命的年代。一摞摞泛黄的历史卷册,一颗颗鲜活跳动的心,先辈们留下的印记都在默默诉说着同一份信念——不管流血还是流泪,红色的脊梁永不倒下!“忆峥嵘岁月,看今朝辉煌”,在没有战争、没有硝烟的今天,我们年轻一代仍旧需要将红色基因留存于心,并在新时期新时代中感悟新的责任担当,赓续英雄正气!
2021级生命科学学院 郭姝含
如今山河锦绣
国泰民安
盛世中华正如前辈所想
所有风雨都同舟
所有言茶不言酒
但前辈用生命和鲜血铸就的红色印记
是吾辈精神高地上的一座不朽丰碑
人民英雄
永垂不朽
*封面图片来源于南梁革命纪念馆推广视频
制作 | 于晓旭
校对 | 闫锦楠
审核 | 朱佳君 张驰豪 王若冰 陈立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