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师范大学举办“湘师万婴杯”第33届“未来教育家”竞赛训练班
为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一流教师人才,10月23日下午,湖南师范大学“湘师·万婴杯”第33届“未来教育家”竞赛训练班在励德楼学生活动中心顺利举行。
教育科学学院王卫华教授以“教学四境界:递进脉络与实现策略”为主题展开讲座。他首先向同学们阐述“适应教学”、“有效教学”、“高效教学”和“魅力教学”的四重境界,强调大学生应当从关注教学技能技巧等“适应教学”中逐步适应提高,最终走到以“人生教学”为目标的“魅力教学”阶段。在逐一解释了教学境界递进的脉络后,王卫华以“思想教学”境界的递进策略为结尾,鼓励同学们形成“教师自觉”,明确自身教学水平,制定合理方向,练好基本功,以广博的学识、有趣的见闻引导学生,最终实现“魅力教学”的终极阶段。
附属滨江学校党总支书记、湖南省创新课例一等奖获得者吴虎强老师以“卓越教师的八度修为”为主题展开讲座。他结合亲身经历和访学见闻,用讲故事和播视频的方式阐述了成为卓越教师需要具备的修为。他指出成为一名卓越教师需修炼八个“度”:一是度人度己,学会普度众生;二是广度,培养全球视野;三是深度,培养深刻的三观、深远的见识和深厚的功底;四是温度,拥有父母心和责任心;五是亮度,形成独特的教学风格;六是气度,练就“水为善下能成海,山不争高自及天”的胸襟;七是韧度,坚定百折不挠、百炼成钢的毅志;八是风度,学会“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的奥妙。吴虎强的授课让在座众学员耳目一新,受益匪浅。最后他提到“卓越教师应是教育家型的教师”,并希望我校学子们都能成为“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教育家。
长沙市开福区教育科学研究中心副主任谭兴茂老师以“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教师”为主题展开讲座。他以习近平总书记谈教师为开端,引出“赢”字,并通过“赢”字阐述了教师所需的职业素养,并从“赢”字的“亡、口、月、贝、凡”五个部分出发,分别讲述其中的含义,指出当前教师必备的条件和面临的处境、教育的“慢”艺术以及教师所需的能力和品质,强调了教师在平凡中的伟大。最后,他以“教师的十二修炼”与“四有”好老师的标准,指出教师应当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
此次宣讲对引导同学们进一步思考未来教育,夯实我校教师教育特色、推进大学文化建设、培养一流教师人才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