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林||唯有曲径通幽处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师频道

东林||唯有曲径通幽处

2021-10-26 21:33

来源:东北林业大学 简福瑞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曲径通幽处,

禅房花木深。

不见昔日景何貌,

只见今日曲径幽.

东林的环境是值得人品鉴一番的,那些“秘境”渲染出了一个神秘、幽静的东林。

新旧交替,映出晨昏的变化,金叶不一定是枯叶,可能,是一个结束,又何尝不是一种新生。为新生命践行,交相辉映,漫步于此幽径,贴合东林。

走入这条幽静,右手承接金叶,左手抚平嫩叶。感受生命的律动,向近处走来。左手抚平金叶的褶皱,安抚过去;右手探向绿色的海洋,往前遨游。面对着走,是对过去的怀念,背对着走,是对未来的期许。

时间喧嚣这种走过,逐渐地变得宁静,幽处必然静谧,秋天,呈现着一种宁静的美感,树影斑驳,交织显现于路面,神秘而宁静。身处静谧之地,心,也逐渐的安静下来;树叶,找到了归处;心,也在此刻得到了彻底的放松。仅仅只是漫步于此,就体验到了尘世之外的宁静.

问君借一把吉他,站在这条路中间,不必演奏,便能够有文艺青年的样子了。不是人才显出了景的雅致,是景映出了人的文艺。文艺若没有了景的烘托,便只能感到突兀。幽景使人文艺,在文学里,景的出现也让原本乏味的文章顿时大放异彩。就好比王国维所述那般:“一切景语皆情语”,以景诉请便是最好的方法。清字一幽道,情语自悟。

分岔路口,代表着选择,以及方向,道路不同,方向不一终归走不到一块,就先我们,经历了无数个分叉路口,暂时,我们相遇于此,在之后呢,我们又能够继续吗?也许下一次,我们就会分开,就会走失。

像这条分岔口,有三个选择,每一个的之后都不同,三条道路三个方向,不能说每一个方向都交汇不到一起,但心底方向不同各种人必定走不到一起。选择自己的方向前进是遵从内心,道不同不相为谋,道是自己心底的路,心中有路,幽静自直。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不知东林静,

唯记幽径景。


【责任编辑:士大夫】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