陌上古韵 | “露”从今夜白,莫负好时光(淮南师范学院)
干支历酉近结束,戌月迄今起始矣。寒露节气至。夜晚,仰望星空,你会发现星空换季,代表盛夏的“大火星”已西沉;早晨,推开宿舍门窗,忽感一阵微凉,好似秋季未曾来过,寒冬却已将至,不禁打了个寒颤。
(图片来源:网络)
“秋分”之后的日子里,天气一天天凉下来。白露一过,太阳高度继续降低,气温逐渐下降。《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九月节,露气寒冷,将凝结也。”此时气温较“白露”时更低,露水更多,日带寒意,故名“寒露”。在民间,有“露水先白而后寒”之谚言,其意为经过白露节气后,露水从初秋泛着一丝凉意转为深秋透着几分寒冷的“白露欲霜”。从洁白晶莹的露气转为寒冷欲凝,生动地反映出气温的不断下降。随着寒气增长,万物也逐渐萧索。
(图片来源:章黎云)
淮南,古称州来,位于淮河之滨,素有“中州咽喉,江南屏障”之称。寒露时节时,淮南日均温常达22.7摄氏度,夜间均温达15.3摄氏度,由于地理形势的优势,虽感晨晚温差,但还算适宜。这样的天气对于我们师院21级的新生来说可是很友好了,秋风吹拂,褪去了盛夏的热情,一阵阵凉风习习,慰籍了军训时的苦热,让他们也感受到淮南师院的温情。
(图片来源:章黎云)
寒露时节,进入秋季由于天气干燥,可能会出现口舌干燥、牙龈肿痛等上火的症状,这时候千万别盲目喝凉茶降火,上火往往是因为气阴两虚或者气不化阴,盲目喝凉茶可能会加重秋燥,耗气伤阴。古语有“白露身不露,寒露脚不露”的说法,意思是寒露后,天气由凉爽转为寒冷,“秋冻”的日子已经结束,防寒保暖有助于防止秋季疾病的发生,尤其要注意足部的保暖。规律的作息习惯有利养阴,因为睡眠不足容易损耗阴血。因此,同学们,“睡好觉、避免熬夜”要常记心头。运动锻炼可以强健体魄,而且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赶走秋乏,在寒露时节,秋高气爽,可以做一些贴近大自然的舒缓运动,如快步走、爬山等,既能收敛心神看,也可达到锻炼的目的。
露从今夜白,莫负好时光。秋已寒凉,注意保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