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湖大岳麓书院里寻宝
1988年,岳麓书院建筑群被国务院批准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同年,岳麓书院正式成为湖南大学的“国保”——国家级文物保护建筑。本期探寻的三个“宝物”是岳麓书院非常经典的三件文物。
一是一副对联。嘉庆年间的山长袁名曜题写的“惟楚有材,于斯为盛”,挥洒着千年学府傲视群伦的恢弘气势,更是岳麓书院人才辈出的真实写照。关于这幅对联的解读,有两个字需要细说,一是“惟”是定义,二是“斯”的新解。
二是108字学规。乾隆年间的山长王文清制定的《岳麓书院学规》学行并重,一共18条,每条6个字。从修身和治学两个方面来教育学生、教育后人,宣示着教育方针与方法,对当今教育改革不无启示。
三是两把椅子。这是古代讲学制度的体现,更重要的是南宋著名理学家朱熹、岳麓书院主教张栻曾在这里会讲,开中国书院会讲之先河,铸就了影响湖南八百余年的“朱张学统”。据说当时来听讲学的人太多,以致“一时舆马之众,饮池水立涸”。
书院就是书院,从来不缺乏美的意韵,沉静典雅,宁静致远。认真翻阅和求证书院的历史和古迹,了解那些大名鼎鼎的文物背后的故事,然后尽可能以轻松的、便于记住的方式表达出来,让我们一起成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者。
【责任编辑:士大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