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对“你”说】第十二期:不学礼,无以立
千载华夏的悠悠历史路上,礼仪之长河蜿蜒绵亘不断发展,绘成一幅秀美壮丽的大好河山图。历史长河缓缓流淌,礼仪一直伴随身旁,千百年来的风雨沧桑,磨平了岁月的齿轮,却磨灭不了礼仪带给人们的深远影响。
回望历史,古人想对你说:
孔子云:“不学礼,无以立。”倘若一个人没有礼貌,不学礼仪,那么他就难以在他的家庭甚至是社会中有立身之处。孔老夫子在千百年前就告诫后人礼仪的重要性,一个人面对他人,面对社会,没有礼貌,不知礼仪,那么他要如何与他人友好相处?如何融入社会呢?中国自古以来被称为“礼仪之邦”,“礼仪三百,威仪三千。”是文明古国的真实写照。言行举止,皆为修养;衣食住行,皆为文章。《诗经》有云:“谦谦君子,赐我百朋。”作为新时代青年大学生,我们应该做到待人真诚,温润如玉,才能更加受人欢迎,广交朋友。倘若一个人盛气凌人,骄傲自大,他能受人喜爱,让人尊敬吗?我想,这是万万不能的。礼仪不仅体现在言行举止上,也会体现在穿衣打扮上。古人有云:“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所以穿衣得体也是我们青年大学生应该时刻注意的礼仪,什么场合穿什么样的服饰,不能穿不和时宜,哗众取宠,特立独行的怪异服装。
着眼现在,我想对你说:
历史车轮滚滚向前,礼仪也随着时间不断变化,从跪拜礼到握手礼,从祭祀到庆典。“三纲五常”、“三从四德”逐渐被男女平等取代。礼仪是美德而非陋习,封建礼教所压迫的是人的自由,人的尊严,人的权利。而礼仪,并非如此。好的礼仪能让人提高修养,在与他人的交往中感到身心愉悦,能让社会和谐安定,能让国与国之间和睦相处,世界和平。随着西方握手礼的全球普及,我们是否应该多宣传、多弘扬一些我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礼仪呢?疫情的突然来袭,握手礼显然已经不符合防疫的标准,那么拱手礼就是一种合理,安全的礼仪。它不仅显示了中华民族之文化积淀,同时符合了疫情防控的要求,两全其美,何乐而不为呢?在新的时代潮流中,而被世界称为“文化之邦”的我们,怎么能不去守护住我们的灿烂丰富的礼仪文化,怎么能不去延续去继承它呢?作为青年大学生的我们更要去传承传统礼仪,从你我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
(图片来源:长春工程学院校网通站)
展望未来,国家想对你说:
子曰:“安上治民,莫善于礼。”一个国家想要统治好它的人民,那么礼仪的使用是必不可少的。试想当一个领导人待人和善,谦逊有礼,体恤民情,和蔼可亲,他会不受到人民拥护吗?而一个嚣张跋扈、咄咄逼人的领导人又怎么能去领导人民呢?治国安邦,首先应以人民为首位,我国悠悠五千年历史,回顾各个领导人的治国史,以人民为中心的朝代最为繁盛,立的也最久。新中国也是一样,为人民服务,以人民为中心,首先要做到的就是以礼待人民。不仅对内是如此的,对外也亦是这样。令我们自豪的是,我国对外一直都是礼仪大国,不论是古代对周边国家文化礼仪的影响,还是如今的一带一路,亦或是疫情期间对他国的帮助,无一不显示我国深厚的礼仪文化。如今我国正屹立于世界舞台之中,这离不开我国礼仪文化的发展和积淀。世界的舞台是我们的,未来也是我们的!
言止于此,愿每一位青年大学生都能传承我们中华传统礼仪,弘扬中华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