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对“你”说】第十三期:水族知多少?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而我们的中华民族更是兼容并包。大家都熟知的中华民族由56个民族组成,有人口众多的汉族,马背上的蒙古族,位于白山黑水之间的满族,生活在雪域高原的藏族,崇尚泼水的傣族等等。而今天我想要介绍的是处于贵州三都的水族。
对于这个民族,大家可能感觉很陌生,而我作为一个地地道道的水族人,水族的文化礼仪,风俗特色虽不能说烂熟于心,但是相比于大家我还是很了解的。所以我想为大家介绍一下我的民族,让大家了解水族,感受到水族的美丽。水族自称“睢(suǐ)”,关于水族的来源,众说纷坛,有殷人后裔、百越源流等说法,但是至今仍未有定论。鱼是水族的图腾,水书是由水族先祖创造的,水书与水族的信仰习俗、生活习俗紧密相连。水族有自己的水历,人们会根据水历进行农作生产,以及欢度最盛大的节日——端节。相比于地方特色鲜明的苏绣,水族有特色的马尾绣。
(图片来源:蒙迎珠)
多种多样的民族节日,关于端节我想对你说:
在刚过去的10月,水族人民迎来了水族的小年节——端节。水族的岁时节日有20多个,其中端节,是水族最隆重的节日,是辞旧迎新、庆贺丰收、祭祀祖先、聚会亲友的年节,相当于汉族的春节,也是世界上历时最长、批次最多的年节。端节在水历年12月及新年正月期间过节,对应阴历八月、九月,正是桂花飘香,稻谷成熟的时候。
(图片来源:蒙迎珠)
端节祭祖要忌荤,以鱼为至珍祭品,鱼包韭菜是传统的供馔。祭祖除了丰厚食品之外,还将锄犁和镰刀等生产工具摆上,借以启迪后裔继往开来,靠劳动去开拓幸福。村村寨寨敲击铜鼓皮鼓,吹笙唱歌,彻夜不绝,终月不止,亲友和周边民族相互走访祝贺,整个水族山乡沉浸在欢乐的氛围之中。
每个村寨过节的日子都是错开的,通常是从十月六日开始 ,每个村寨持续十天过端节,每家每户都会热情的邀请亲朋好友来自己家吃鱼包韭菜,共同欢度端节。这个村寨结束后,下一个村寨就会接上,在十月和十一月中,整个水族都将在端节的鱼包韭菜中度过。
(图片来源:蒙迎珠)
形式多样的民族服饰,关于马尾绣我想对你说:
在两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水族妇女创造了闻名遐迩的殊刺绣技艺——马尾绣。顾名思义,马尾是其主要的原料。马尾绣图案古朴,成品精美,但是其制作过程复杂繁琐,学习马尾绣的人也越来越少,马尾绣的传承也陷入了僵局。2006年5月,水族马尾绣经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使得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了马尾绣,了解到了马尾绣。
水族还有各种各样的民族节日和民族工艺,我千夸万夸都不如同学们自己去亲自体会,如果各位同学感兴趣,可以跟我一起去三都水族自治县去体验更多水族的风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