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公取名的“谐音梗”你读懂几个了?
都道是金玉良姻
俺只念木石前盟
空对着,山中高士晶莹雪
终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
叹人间,美中不足今方信
纵然是举案齐眉
到底意难平
想必大家对这首曲子都有所耳闻,它是《红楼梦》十二支曲中的第一首,讲述了宝玉对林黛玉的深深眷恋与终身遗憾,读后不禁令人同曲词一般直呼“意难平”啊!在惊叹曲子婉转绵长的同时,大家注意到曹公的精心设计了吗?
没错,《红楼梦》暗藏机关,寓意丰富,构思精巧,尤其体现在书中人物、事物的谐音命名上。如上文中,“晶莹雪”与“寂寞林”正代指宝钗和黛玉。下面让我们来看看还有哪些让人印象深刻的谐音吧!
“蘅芜苑——恨无缘”
蘅芜苑乃薛宝钗居住之所,苑中多奇香异草,又因宝玉题额“蘅芷清芬”,故以“蘅芜”二字命名。蘅芜苑谐音为“恨无缘”,表明了薛宝钗和贾宝玉之间终究没有缘分,一切的算计最终都是竹篮打水一场空。终是宝玉遁入空门,弃她而去,留得一个无缘的结果。
“潇湘馆——消香馆”
潇湘馆是“林妹妹”的居住之所。潇湘是尧的两个女儿,分别唤作娥皇、女英。二女后为寻找夫君舜,死于湘江,死前泪染青竹,竹上生斑,称为潇湘竹。潇湘馆门口也正有着一片竹林,暗示着林黛玉泪尽而亡的命运。潇湘馆的谐音也有此意,消香消香,终是香消玉殒,泪染斑竹空啼痕啊。
“梨香院——离相愿”
梨香院本是荣公养老的地方,宝钗初入贾府便住在梨香院,将宝钗与梨香院联系在一起,可见曹公心意。“梨”谐音为“离”,与蘅芜苑一样预示了宝钗宝玉终会离别,但不同的是,“离相愿”是说,宝玉的离去是自愿,同样也是宝钗的成全,当真“任是无情也动人”。若再深看,梨香院乃贾宝玉“情悟”之地,而初入贾府就入住梨香院的宝钗又怎会不成为宝玉彻底“情悟”,遁入空门的原因呢?
“甄士隐——真事隐”
读过《红楼梦》的小伙伴们想必都知道,甄士隐在书中的作用非同小可。甄士隐是第一个发现通灵宝玉的人,曹公又借甄士隐之口交代了社会背景。读完此书再回过头看,甄士隐的个人遭遇又何尝不是贾宝玉乃至整个荣国府兴衰的缩影呢?贾府的兴盛,不过也就是在真真假假中迷惑读者的障眼法。隐藏的“真”便是贾府由盛转衰的悲剧罢了。
“元迎探惜——原应叹息”
元春不问喜怒哀乐,压抑牺牲自己,一生的体会便是高处不胜寒的孤独。迎春软弱无能,委曲求全,最终惨死于丈夫孙绍祖的手上。探春聪慧清醒,积极掌握自己的生活,也获得了四姐妹中最好的结局。惜春不问世事,颇有才情,但她不愿受家人牵连,最终“独卧青灯古佛旁”,出家修行去了。
曹公笔下之女子千姿百态,个性十足,但结局都令人唏嘘不已。在这场早已注定的悲剧中,不论是高高在上的小姐,还是卑躬屈膝的丫鬟,终是敌不过“原应叹息”的命运。
开篇不谈红楼梦,
读尽诗书也枉然。
打开这部奇书,
去寻找其中滋味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