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大的那抹志愿红,是秋冬最美的颜色!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师频道

郑大的那抹志愿红,是秋冬最美的颜色!

2021-11-20 11:43

来源:郑州大学青年集结号微信公众号平台 郑州大学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是谁在黎明初更时披着晨光出发,尽抛假日闲暇。

是谁在瑟瑟寒秋里踏着金黄落叶,迈出坚实步伐。

是谁在饥乏困饿中却仍热情不减,不期人人赞夸。

他们是郑州大学迎新志愿者。10月15日至17日,他们在校园、火车站、高铁站和机场间耕耘忙碌,不畏艰难。他们是红衣精灵,献身服务郑大新鲜血液。他们是火炬手,升腾的志愿红心照耀郑大代代青年。



日夜坚守“阵地”,勇传志愿之炬


斯是乐事,行之不惫。看后继者意气风发,甚觉郑大前途无量。在接受采访时,体育学院18级郭杰微笑着说:“只是看着一车车的新生,就感到十分开心”。当问及对志愿工作的感受,商学院18级赵薇薇欣慰地说:“我做着志愿工作很开心,心里很踏实”。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18级孙昊玥说到:“真正参与进去,事后再去回顾时会别有乐趣”。志愿活动前、活动进行中和活动结束后,乐趣无处不在,待人探寻。于真正热爱志愿事业者,志愿活动是对其奉献心的满足。

力行“求是担当”的郑大校训,志愿者勇担责任、甘于奉献。但谈到支撑志愿者们长时间志愿工作的动力,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18级张剑和19级胡耕饶多次提到责任与贡献二字。当有需要的时候,他们愿做排头兵、先锋队,他们用心工作,无怨与悔。

传承不止,绵延不息。“从刚开始我被学长学姐们安排好到现在我把弟弟妹妹们安排好,我收获了很多,我要坚持延续下去”,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18级孙昊玥一字一顿,十分真诚。商学院18级赵薇薇更是指出:“传承首先需要身体力行”。对志愿精神永续的追求,既是努力做志愿工作的原因,又是其的结果。志愿事业的新生力量在你我举手投足间孕育成长。

信念支撑奋斗,坚守力排万难。“老一辈”志愿服务者擎着火炬,挺直腰杆,步步顾首。当“连轴转”的工作成了一种乐趣,当具体的工作要求内化成了责任,志愿的沃土将遍地开花。



耕于感召之下,脉承志愿之神


耳濡目染中,“新一代”志愿者们找到了属于他们的意义。新闻与传播学院20级穆青班李阳认真地回答到:“做志愿工作需要善良和热情。看到我们学校的新鲜血液,我真的很开心”。看着18级和19级的志愿者们忙前忙后,医学院20级赵建兵开玩笑道:“我觉得我的工作太少了,我想干更多的活儿”。行动是一种无言的教授,态度是一种无言的传承。管理工程学院20级汪亚琴说到:“我觉得志愿工作是对我们郑州大学礼仪的展示,这份工作虽劳累但有意义”。意义蕴含于热爱之中。热爱而充满价值,这将是他们在志愿工作的道路上走下去的动力。



亲历暖心服务,培植志愿之苗


化工学院21级直博研究生张致远对郑州大学的志愿服务工作高度评价:“咱们的志愿服务很合理,很为学生着想。我心中有股软流,使我对新学期充满了期待”。生态与环境学院21级研究生王孟茹打趣到:“我同学说他们学校就没有这种待遇,我们这样真好”。我们的用心只为你们的贴心,你们的开心也是我们的信心。

真诚的志愿服务是心与心的碰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18级张剑回忆起10月16日在火车站的场景,动情地说到:“那天我们帮一位女生搬行李,搬上后车就发动了。我们在车下站着,女生打开窗户给我们挥手再见……”。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18级孙昊玥也提到:“新生感受到我们的用心,之后可能更愿意加入到志愿活动中来。这样可以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当两只手真诚相握,心中定会生出星星之火。

用真心呵护一棵初生的苗,助其开出向阳的花。一个个热情、积极、忙碌的身影是最直最正的标杆,指引着一代代新人将志愿精神薪火相传,延续不辍。


【责任编辑:士大夫】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