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降 | 秋暮露成霜,风落叶归山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子频道

霜降 | 秋暮露成霜,风落叶归山

2021-11-23 10:34

来源:上师学工在线 上师学工在线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众所周知

魔都没有“春秋”,只有“冬夏”

在湿冷魔法的超强威力下

上海的天气在不久前

已经一夜骤降10℃

  长达五个半月的夏天终于结束啦!

2021年10月23日12时51分

我们将迎来霜降节气

霜降,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八个节气,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进入霜降节气后,深秋景象明显,冷空气南下越来越频繁。霜降不是表示“降霜”,而是表示气温骤降、昼夜温差大。

当天气转凉,水汽凝结
宿雨难被初阳干
反化作剔透霜花
铺洒在黎明的大地上
早起的劳作人民及时地发现这一现象
将这一天命名为霜降

寒露是深秋的时节,冷寒的露珠浸染山川,染红了层层叠叠的枫叶;秋风吹散斜阳,晕黄了漫山遍野的菊花。气温虽在持续降低,此时的大地却是一派热闹欢腾,石榴、山楂、柿子等纷纷成熟,晚稻、棉花迎来收获的节点。

·  霜 降 三 候  ·

在古人看来
霜降的标志性物候有三

一候豺乃祭兽:豺狼开始捕猎,以先猎之物祭兽,动物对时令的感知十分敏锐古人发现了这一特点,想象着豺狼也会像我们一样,祈求新的一年风调雨顺、百毒不侵。

二候草木黄落:“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霜降时节的大地就像迟暮美人,花朵萎谢,草木凋零,仅有的几点亮色也在白霜侵蚀下变得蔫巴巴而失去生机。

三候蛰虫咸俯:春有“惊蛰”唤醒沉睡的鱼虫鸟兽,而今霜降又释放了冬眠的信号,它们纷纷潜入地底,为经历漫长的冬天做准备,以期待来年的新生。

·  吃 柿 子  ·

在我国的一些地方

流传着霜降时节吃柿子的习俗

当地人认为

这样不仅可以御寒保暖

还能补筋骨

泉州老人对于霜降吃柿子的说法是:霜降吃丁柿,不会流鼻涕。有些地方对于这个习俗的解释是:霜降这天要吃杮子,不然整个冬天,嘴唇都会裂开。同时,霜降时节的柿子皮薄、肉鲜、味美,营养价值很高,也是非常不错的食品

·  进 补 ·

民间有这样的说法

“补冬不如补霜降”

霜降时节,天气越发寒冷,民间食俗也非常有特色。人们认为先“补重阳”后“补霜降”,而且“秋补”比“冬补”更要紧。因此,霜降时节,民间有“煲羊肉”、“煲羊头”的食俗。

《岁晚》

(唐)白居易  

  霜降水返壑,风落木归山。

  冉冉岁将宴,物皆复本源。
  何此南迁客,五年独未还。

  命屯分已定,日久心弥安。
  亦尝心与口,静念私自言。

  去国固非乐,归乡未必欢。
  何须自生苦,舍易求其难。

《泊舟盱眙》

(唐)韦建

  泊舟淮水次,霜降夕流清。

  夜久潮侵岸,天寒月近城。

  平沙依雁宿,候馆听鸡鸣。

  乡国云霄外,谁堪羁旅情。

《九日登李明府北楼》

(唐)刘长卿  

  九日登高望,苍苍远树低。

  人烟湖草里,山翠县楼西。

  霜降鸿声切,秋深客思迷。

  无劳白衣酒,陶令自相携。

保护好自己,防风寒感冒:

霜降,是秋季到冬季的转折,昼夜温差变化增大,容易着凉感冒,因此要注意添加衣物,特别要注意脚部和胃部的保暖,多喝热水,同时也要加强体育锻炼,强身健体!

九月中,白霜降

清秋已过,寒冬将至

记得把自己的身和心都暖起来

虽然天气逐渐变冷

  但是还有我们给你温暖~


编辑 | 顾昕玙

【责任编辑:士大夫】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