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心战疫:大连理工大学辅导员的驻校工作纪实
11月的大连,在新冠疫情阴霾的笼罩下进入了严备的疫情防控状态。我是一名校外住宿的在读研究生,同时,也是一名兼职辅导员。
同心战疫
就在疫情日益加重的情况下,学校安排了前所未有的全体教职工轮流住校工作。按照要求,我将于17日进入学校轮值,而当我看到第一批辅导员老师办理入校手续时,还是按捺不住“要提前住校”的强烈意愿。“疫情当下,正是安定学生的关键阶段,正是需要我们辅导员冲在一线的时候,在这个非常时期,我应该和大家一起战斗!”于是11日当天,我主动请缨进校执勤,前往医院核酸检测,在接收到阴性报告后随即进校投入工作,有序组织学生参加了当天全市的第二轮核酸检测,并一直驻校执勤至今。
在校抗疫的这段日子里,我将校园这方思想政治教育园地视为珍宝,不断思考践行“立德树人”的稳健途径。平时与学生生活在同一幢宿舍楼,我能有更多时间近距离体察学生心绪变化与思想动态:
每日深入寝室,督促同学们保持卫生整洁,养成文明习惯;
走进线上课堂,叮嘱学生做好出勤打卡,按时完成作业;
联络班主任老师,及时召开班会跟进学生动态,全方位给予鼓励与温暖;
待冬日校园阳光正好,组织大家开展户外体育锻炼,增强身体素质。
在这个特殊时期,我享受着与同学们共处的时光,并以一名兼职辅导员“小崔老师”的视角,默默地记录着辅导员老师的工作点滴与同学们疫情期间的生活日常,剪辑成系列vlog视频,点击转发过万,也在师生间产生了极大共鸣。作为一名辅导员,当看到同学们在自己的鼓励与关怀下,能够继续保持积极阳光的心态投入学习生活时,我收获的是无尽的幸福感与成就感,或许这便是辅导员工作最大的魅力所在。
辅导员老师入驻校园,就像一颗定心丸,我们肩负着责任与使命,陪伴在同学们身边。
就在严格落实“非必要不离连”、学校全封闭管理的第三天,一名学生哭着和我说想要马上回家照顾病危的母亲,原来她母亲近日病情突然恶化,情况不容乐观。在这种必要离连的情况下,我一边安抚学生,尽力稳定情绪,一边帮助她申请办理手续。准备材料的过程实属不易,特殊时期的审批工作更需格外认真对待。那天我为她写好申请说明,咨询返乡社区并征得“同意学生回家”的答复,逐一落实每项材料要求。虽然流程繁琐,但是一想到能尽快帮助她回家陪陪母亲,心里就有着不竭动力。而就在各项手续终于办理齐全,仅剩下等待学生的核酸检测结果时,学生接到家中噩耗,母亲已然离世。那几天,我在时时陪伴她、安抚她的同时,鉴于家庭情况,帮助她向学校申请临时补助,并争取到学院给予的2000元慰问金,只希望在这个特殊的冬季,让她感受到关怀与温暖。
抗疫心得
虽然我是一名仅有2年半工作经验的兼职辅导员,但无处不体会着这份工作的以生为本与细致入微,疫情期间更是深有感触。在大连理工大学学生处的有力领导下,辅导员老师们每天24小时线上线下同时在线,一直坚守在工作岗位,扎扎实实地深入学生之中。从每位学生健康状况的逐一排查,到叮嘱同学们每晚及时归寝,从走进寝室督促卫生保持,再到学生思想动态的实时追踪,虽然辛苦,但心中都凝聚着一股前进的力量,只为保障每位学生的健康成长。
对我来说,能够加入大连理工大学的辅导员行列是一件荣幸的事,在学工队伍的悉心指导与培养下,我已从最初空有一腔热血的职场小白,锻炼出能够略有章法地引导学生全面成长的工作能力。虽然只是一名兼职辅导员,但却感受到这支队伍的温暖,让我始终不变对这份工作的热爱,以久久为功的坚韧,努力成为学生成长成才的人生导师和健康生活的知心朋友。我也相信,这个冬季虽然寒冷,但是春天也不再遥远。
惟愿疫情早日结束,共同迎接春日暖阳。大工加油!大连必胜!
作者简介
崔世彤,大连理工大学,光电工程与仪器科学学院2020级辅导员、光电工程与仪器科学学院团委书记。
李琳,大连理工大学,光电工程与仪器科学学院副书记、副院长,学院学生工作负责人、2021级辅导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