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少有人走的路》有感:走向心智成熟之路
你是否经常选择困难?你是否常常拖延任何事情只是最后一刻?你是否经常选择性的逃避问题?这些都是心理疾病。在遥远的大洋彼岸,美国的一位心理学家M·斯科特·派克给出了直击该问题本质的答案,他在其代表作《少有人走的路》中指出,每个人遇到问题时都会本能的选择回避,然而问题不会随着我们的回避消失,而是越滚越大,最终无法收拾,这也是人类心理疾病的根源。
《少有人走的路》是本伟大的心理学著作,伟大是读者们给予的评价,因为很多人的人生都发生了美好的变化,本书的作者派克先生是一名卓越的心理医生,有多年的临床经验,他提出其实我们每一个人或多或少都有心理疾病,这源于我们天性中对问题和痛苦的本能回避,而这一切归根结底则是我们的心智,所以为了获得人生的幸福,我们必须努力磨练自己的心智,让其成熟。这也是本书的主要内容,本书的主要内容全书共有自律,爱,成长,恩典四个部分。作者强调心智成熟,包括前两部分。
书中提到的自律,不是我们常在鸡汤文中看到的自虐修行,他是以积极主动的态度去解决人生痛苦的重要原则,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推迟满足感,不贪图享乐而重新设置人生在快乐与痛苦中去选择,比如我每天都挣扎在学习与王者荣耀、短视频中,这几乎已经成为了我的人生哲学问题了,如果总是以极大的意志力推迟快乐的满足,先看书,学习累了再去玩会王者,大概天堂也不过如此了吧!推迟满足感的关键在于我们先去面对的问题,感受的痛苦,然后再来享受解决问题后的快感。简单地说,就是先苦后甜,并且承担责任,如果是自己的锅,哭着也要背完。还有尊重事实,保持平衡。我们常常会目标冲突,需要保持平衡,有舍才有得,这还是要看我们自己的选择。
(图片来源于网络)
第二部分爱,这个爱不是我们口头说的你爱我或者我爱你,是为了促进完善我和他人的心智的成熟具有的一种自我完善的意愿。自律的原动力来自这种爱。我们需要从以下两个方面努力,第一行动,如果一个人说爱你,但却不愿意们落魄时陪着你啊,那就可以让他离开了,因为他没有行动,在这个过程中,两人无法互相促进心智,便无法得到成长。第二真正的爱却可以而超越自我界限。对于某种事物长期的爱,会使我们生活在精神灌注的世界里。从自我界限开始延伸,延伸到一定程度就会消失,而我们的心智变得成熟。爱,不断的释放自我与世界的区别,知道与外在世界融为一体,这就像梵高对绘画的热爱。人生虽然苦难重重,但只有面对他们,我们的心智才能获得成长,逃避只会陷入痛苦。回避问题和逃避痛苦的趋向,是人类心理疾病的根源,不及时处理,就会为此付出沉重的代价,承受更大的痛苦。不过心智成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我们很有可能毕生追求。
(图片来源于网络)
该书讲述了作者如何灵活运用传统心理分析方法去解决冲突和难题,主要就两个方面一是解析生活中有很多困难,二是学会延迟满足。心智成熟之旅不仅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任务,更是一项毕生的任务。所以迷茫的时候读一读这本书,能让你走上很少人走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