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书本合鸣,与灵魂共舞——记18级拔尖班第一次图书交流会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当前位置: 首页 > 校园文学

与书本合鸣,与灵魂共舞——记18级拔尖班第一次图书交流会

2021-11-21 18:46

来源:河北大学文学院2018级拔尖班公众号 河北大学文学院2018级拔尖班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18级拔尖班全体成员在辅导员蒋静忠老师的指导下,召开了第一次读书交流会。交流会中,同学们按序分享自己最近所读书目,积极发表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在浓浓的书香气中共同成长进步。

第一个进行分享的是侯沣珂同学,她分享的书目是《电影批评》。

推荐语:

当看电影不再仅仅是休闲娱乐,当从一个专业的角度去看待、审视他的时候,电影其实有很多值得说道的地方。

光线、色彩、配乐、镜头、蒙太奇等等,不同的技巧带给人特定的感觉,渲染特定的氛围。我们并不知道,当观影者深深沉迷于电影故事情节的时候,多少元素、设计在背后推动着达到这一效果。

《电影批评》着重从比较专业的角度对电影进行分析,在讲解专业知识以外,又以几部具有典型代表意义的电影进行相关评说。这本书在帮助我们补充知识的同时,又从更加深刻的角度去了解了例举出的几部著名电影,让读者获益匪浅,实乃一本不可错过的好书。


接着王悦同学介绍了《从晚清到民国》一书。这本书丰富她的历史文化底蕴。

推荐语:

《从晚清到民国》正版的名字是《晚清七十年》,台湾远流出版社出版的,在大陆是买不到的,大陆有一个删节版,就是现在这本《从晚清到民国》。

唐德刚先生写的这本《从晚清到民国》带叙带议,讲的是中国近代史的尾巴,时间跨度从清末洪秀全金田起义到辛亥革命成功,从中国社会文化转型综论、太平天国、甲午战争与戊戌变法、义和团与八国联军、袁世凯、孙文与辛亥革命五个部分对近代中国作了精彩独到的剖析,其中很多内容都是我们以前所未知或者所知非真的历史。在这本书里,唐德刚先生给出了一个全新的史观:历史三峡论,也就是“定型——转型——定型”,从而引导大家从大历史的角度来认识历史。


徐楷晋同学拿出了带有日本文学朦胧特色的《雪国》一书。

推荐语:

我为大家推荐的是川端康成的《雪国》,关于书的推荐语,我想直接引用我在豆瓣上看到的一段话:“从火车穿过隧道的那一刻开始,就处处看见两相映照的风景:岛村眼睛里的两个女子,驹子徒劳而认真的生,与叶子悲凄而凛烈的死之间,构成亮色与冷色、浓烈与柔敛、渐悟与顿悟的对照,实与虚、动与静、续与断的反诘,如霞光对雪色,如镜里照现的妖娆红颜与窗上浮映的迷离秋水;并非对比,亦非张爱玲所偏好的“参差的对照”,而是一体之两面,是生命在抵达死之以前所兼具的美丽与虚幻,因为不断的消逝,涌出不竭的眷恋。岛村并不仅仅是叙述的取角,也是风景的一部分;叶子与行男之死别,正照应驹子与岛村之生离;而叶子对于死的决然归赴,像透过一粒沙所洞察的世界,照亮了岛村对于生的惝恍缱绻。


张紫璇同学向大家分享了《人物》杂志。

推荐语:

这本杂志既有着时尚杂志、艺术杂志的品相,也有着新闻杂志的内核。它多用文学性报道手法,文章结尾往往意味深长,值得人细细咀嚼。

阅读这本杂志,我们既可以了解近期发生的新闻事件,听听专业人士的看法、评价,也可以学习它的报道手法。通过其中对优秀人物的采访,我们还能发现很多宝贵的人性亮点,提高自身素养。


湛清福同学分享的《檀香刑》引人深思。

推荐语:

今天为大家推荐的是一部关于晚清的小说《檀香刑》,作者是莫言。这部小说可以简单概括为一个戏子,一个刽子手,一个县令,一条铁路,三种刑法,一种戏剧。小说主要讲述了晚清德国管控下的山东高密方生的事。孙丙作为一个戏子,漂亮的胡须被拔之后,开起了茶馆,回来德国修铁路的技师调戏了他的妻子,他一气之下就打伤了技师。之后,德国士兵把她的妻子儿女杀了,还杀死了很多的村民。孙丙逃脱之后,参加了义和团,回来后进行复仇,被活捉了。孙丙同时也是一个将猫腔(戏剧)发扬光大的一个戏子。后来他被施檀香刑而死,活得轰轰烈烈,有血有汗。我觉得这个故事讲述了晚清人们对于外国反动势力的反抗,同时也表现了人们的血性。在其中,我明白了,当时的本土农民们的反抗,其实有着很大部分的被反抗性,也就是人们的反抗是在自己不能够生活下来的一种无奈的反抗。虽有麻木性,却也明显。如果大家想对这部小说了解得更多,可以去看看。



李璐妍同学为大家介绍了《叶嘉莹说汉魏六朝诗》一书。

推荐语:

我为大家推荐的是《叶嘉莹说汉魏六朝诗》。这本书是叶嘉莹先生的演讲集而非论文集,所以文风浅近易懂。她的论诗思想全篇以“感发”为核心,读诗时注重感同身受。

叶嘉莹先生学识渊博,极富才情,善用生动优美的语言,独特细腻地抒发感受,去体味挖掘那一特定历史时期诗人复杂敏感的内心世界,带领现代读者与古代诗人做心灵层面的交流。在我们学习过中国古代文学史的课程之后,细读本书会带给我们对于汉魏诗歌的别样的启发与思考。


读书会的最后,蒋老师特别提到了读书的“三个价值”和“三个目的”:
  

“读书的价值可以分成三个层面:

层面一,文本层面的价值。包括知识积累、写作技巧。(一本好书会带来新知)

层面二,个人层面的价值。包括思想触动、认识提高、德育、智育、美育方面的提升。(一本好书会塑造一个高尚的灵魂)

层面三,社会层面价值。包括书本身对社会发展的贡献、个人受书的影响产生的服务社会改造社会的设想、该书可能对其他同学带来的服务社会的动力。(一本好书会推动社会不断进步)

读书的目的有三个:

第一,寻找人生的意义(即人生旅程的终点,解决往何处去问题)。

第二,增加人生的动力(即人生旅程的驱动力量,解决有时候会不想走的问题)。

第三,配备人生的武器(即人生之路的各种技能和装备,解决人生旅途中的安全和生存问题)。“

蒋老师的谆谆教导令同学们受益匪浅,更加意识到读书的深刻意义。一日无书,百事荒芜,若想人生沸腾,请君尽览天下书!


【责任编辑:士大夫】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