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寝保研的“她们”:也曾焦虑,也曾迷茫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子频道

全寝保研的“她们”:也曾焦虑,也曾迷茫

2021-11-25 21:03

来源:湖南大学青枫新语 宋晓梅 周佳玲 冯子悦 李明林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9月28号下午五点左右,等待了很久的师捷和王芷青在宿舍进行了保研确认。至此,湖南大学天马学生公寓一区一栋320寝室李姗珊、师捷、王芷青、尹妮琦四个人的保研去向终于尘埃落定。

寝室合影.

忠于自己、尊重彼此、各自努力、相互扶持320宿舍的女孩们即将携手走过大学的时光,也就像她们在某次夜谈中所期盼的那样,320寝室的“每个人都有了光明的未来”

千万道路,都离不开持之以恒

根据往年的保研情况,李姗珊处在保研边缘。保研名额还没确定的时候,320寝室的其他人都没敢询问她的状态。“那天不知道是什么契机,我先悄悄地问了芷青和阿捷,然后才敢去问姗珊”,尹妮琦回忆道。

李姗珊失眠、崩溃的状态一直持续到了七月下旬。

7月22日,新疆,晚上八点,天色已晚,太阳被云层遮住,天空大体是灰蒙蒙的。半空,阳光穿过成线的云缝倾泻下来,撒下暖黄的光,铺满目之所及的大地,“是不是老天都看不下去了想告诉我,几个月后,我也能守得云开见月明。”

“那天晚上七点我收到妮琦(安慰我)的消息,边哭边打了很长的消息给她,后来芷青和阿捷也过来安慰我,好不容易平复了情绪,走到窗边,就看到(窗外)阳光穿透云层穿出来,这是我第一次看到这种情景,那个时候我就对自己说,不到最后一刻,我都不会放弃

从那天起,李姗珊渐渐从连续低迷的状态中走出来。

“当大家都朝着保研这个目标往前走的时候,我会觉得,保研不再是一个人的孤军奋战,有了四份保障。”互相分享保研信息、彼此提醒准备材料、互相帮忙签字盖章、一起准备线上面试的设备……“有室友一起努力,内心会安定很多。”

目标一致、彼此共情,在保研这条漫漫长路上,她们彼此鼓励、陪伴消解掉了很多负面情绪,坚持到了最后。现在,谈到保研过程中的心情,每个人都坦诚了自己的焦虑:

“不确定我是在边缘内还是在边缘外,每一天都很焦虑。”

“其实(保研)整个过程都很焦虑,有时候实在是很痛苦就会用力熬过这一天,熬着熬着就这么过来了。”

“在对未来非常不确定的状态下,整个保研期都在反反复复的emo。”

“大三上学期就开始为夏令营焦虑了。”

尽管保研的全过程,她们都挣扎在这种“不确定”中,但是她们很少把这些负面情绪传递给彼此。

有的时候实在很难受,“一个人说了一句‘我好焦虑啊’,所有人就像是有了一个情感宣泄的出口,大家就开始夜谈。”夜谈结束时,大家往往会得出一个积极的结论,“我们都会有光明的未来”。

且观且行,在探索中于终点汇合

寝室四个人都努力地在学习和生活之间,划清一个界限。“避免把学习上的焦虑带入生活,对各自的规划互不干预、留有空间”成为了320寝室四个人间心照不宣的默契,她们给彼此的更多是理解、包容与默默的陪伴

对于320寝室来说,虽然最后大家一起保研,但是四个人确定保研的决心和保研历程各不相同。

王芷青:认识自己,努力追寻属于自己的光。

王芷青  武汉大学新闻学专业学硕.

“感觉保研这个事情就是,每学期结束感觉成绩都还可以就想着要不试一试,然后就走上了保研的路。”王芷青云淡风轻地描述自己决定保研的心路历程。

“东方明珠的十里洋场烟火地”到“岳麓山下的楼阁层层秀碧峰”,尽管大一的时光相对清闲,但初入大学的迷茫和焦虑相比于大二大三目标明确的忙碌与充实是更为痛苦的。“现在想下来,感觉大一的时候是最痛苦最忙的,找不到方向,一下子不太适应这个节奏。”大一结束的时候,虽然王芷青的成绩在年级排到了三十左右,但却是宿舍垫底。

“大一结束当时班里开了一个班会,大家按照名次说自己对未来的设想,当时老师说我们这些人将来都是有希望保研的。那我觉得既然有希望,那就不如试一下

有了确切努力方向的王芷青,大二一年成绩排名上升了许多。“大二疫情在家,少了那种同龄人压力,在家学习反而状态会更好一些。”

尹妮琦:目标坚定,就要踏实走好每段路程

尹妮琦  南京大学新闻学方向学硕.

“高考结束后,我就有读研究生的想法,我当时觉得,既然选择读研究生,不如就朝着保研的方向去努力。”尹妮琦的保研过程没有太多一波三折的故事,有的只是坚持如一的认真和积极主动

与大多数学生情况相似,刚进大学的尹妮琦表现得很迷茫。大学作为一个新的跳板,在给她带来了很多新信息的同时,也会让她感到不知所措。虽然大一离分岔路口还很遥远,尹妮琦依然觉得,要尽早找到努力的方向。于是她找自己的班主任曹艳辉老师谈心,“曹艳辉老师是大学生涯中对我最重要的一位老师,大一上期我问了她很多问题,她都会很认真的回复我。”及时与老师沟通让尹妮琦坚定了不少,这是一次良性循环的开端,之后的保研之路就显得水到渠成。

竞选班级学习委员,花费更多精力打磨小组作业、在期末月规划复习……她之后的每一步路,都走得很稳当。

她的认真也给她带来了丰硕的果实,稳定在1%以内的专业成绩、国家级SIT、“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国家级铜奖,这些荣誉奖章的背后,留下了尹妮琦认真奔跑的身影。

师捷:迷茫之中,最好的方法是继续向前。

师捷  武汉大学传播学学硕.jpg

回忆起当初选择专业,师捷说进入新闻与传播专业是一种缘分。

师捷高中学习的是理科,从高中的理科学习到大学的社科类学习,学习思维和学习方式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到现在我对社科类的学习其实依然是探索状态。” 她希望能通过研究生期间的学习,更深入地了解这个专业,找到自己的方向。

“刚上大学的时候我对专业的把握比较迷茫,但还是觉得不管怎么样,要好好完成作业。”尽量按照老师的标准完成任务,“不知道老师的标准的话,至少要对好的东西,建一个自己的标准”。

在她看来,尽管心中的忐忑难以完全避免,但如果希望别人觉得自己做得好,自己做的事情首先要满足自己的标准。在这种“认识什么是好”的观念的引导下,师捷也在慢慢找到一种摆脱迷茫的“感觉”。

李姗珊:抓住时机,及时调整会带来新机遇。

李姗珊  湖南大学新闻传播学学硕.

李姗珊并不是一开始就决定要保研,“专业分流之后,微生活系统更新了成绩排名,查了往年的保研名额,觉得自己还挺有希望的。大三一次寝室夜谈之后,才下定决心尝试保研。”

李姗珊的大学的规划,随着学习的深入逐渐清晰

大一的时候,李姗珊参加了学生会和很多社团。“创新创业部的工作和任务让我不得不去‘社交’。原本有点‘社恐’的我人际交往能力有比较大的提高。”大二李姗珊选择留任担任部长,创新创业部从冷门一跃成了热门。“其实在那之前我们是一个很冷门的部门,但是那年突然有很多学弟学妹。我还挺诧异的。”

起初面对专业分流李姗珊很迷茫。大二疫情在家,和朋友组队参加大广赛,做了策划案。发现做广告能获得成就感。那个时候才比较坚定,专业分流选择广告。

大三上学期,因为松懈,李姗珊成绩出现了波动。“从一个比较稳的名次掉到了保研边缘”。寒假的时候,李姗珊给自己的大三下学期定了目标“首先是要把核心课的成绩搞好,同时要抓住大广赛的机会,做一些学科竞赛。”大三下学期的最后三门核心课,不管是作业,还是最后的考试,李姗珊都投入了很多。

四人成行,亦必有我师焉

“大一刚开学,早上七点二十,四个人到教室就整整齐齐在教室前面坐一排。那时候,我们四个六点多就起床,二十多分钟就收拾好出门了,到食堂围坐在一张桌子前吃早餐,吃完早餐一起走路去教室,生活特别健康特别规律。”说起刚入学时的“朝气蓬勃”,四个人都很激动。

“对妮琦的第一印象是很可爱,对芷青的第一印象是‘都市丽人’,对阿捷的第一印象是很腼腆,我是一个还挺咋呼的人。”李姗珊这样描述对大家第一印象,也是大家比较一致的看法。四个人性格各异,却在相处的三年里,从来没有过矛盾。

一起铺地板,不约而同地买了风格一致的床帘,公共区域从不摆放大件东西,渐渐就换上的同款座椅,李姗珊一声“我们今天搞卫生吧!”就分工很明确,开始打扫卫生,她们始终保持着这样一种生活上的默契

李姗珊开玩笑似地用“大家都是高素质的人”来总结宿舍三年没有矛盾的原因。彼此体谅、相互包容、做好自己、主动分担或许是“高素质”的内涵。

大学三年的小组作业,320寝室几乎都是一起组队完成的。“谁当组长都没关系,一起平衡工作量,在指定时间完成分配的任务,一起商量着修改奋斗到最后。我们做小组作业一直处于一种很放松、很开心的状态。”320寝室在小组合作中逐渐形成了学习上的默契。

“做融合新闻报道实训的汇报时,看了前几组的汇报,为了更好的效果,我当时临时决定请芷青帮我放PPT,我来讲。我们俩没有预演过,我讲的速度也非常快,但是我俩最后配合得非常默契”,尹妮琦带着点骄傲地说道。

如果问起印象最深刻的小组作业,大概会从四个人口里听到四个视角的“凌晨三点的火鸡面”。

“其实那天早上早八我们就要汇报了,但是那天我们和对面宿舍的苗苗熬到凌晨两三点还在改PPT。本来那个时间应该是一个非常急迫的时间,但因为大家在一起努力,就非常快乐”提起网络与新媒体概论的小组作业的准备过程,大家都很兴奋。

“突然姗珊说她有火鸡面,然后就去泡,虽然每人虽然只捞到一口,但是觉得很幸福,压力感好像因为火鸡面会稍微稀释一些,后来凌晨三点,大家还一起跳摆手舞。”

“虽然到现在我还是学不会。”李姗珊笑着补充道。

“如果是我一个人做,我会觉得非常紧张。”师捷接着说,“但是我们宿舍一起就会苦中作乐。”

路漫漫兮,四年情谊永不离场

寝室夜谈是320的传统,去年保研季时她们聊起保研、聊起未来,“当时我们就约定‘如果明年全部保研,一定要去吃海底捞’”。

“其实学院确定保研名额的那天,我们更激动一点。因为保研名额确定了,我们四个人也都有书读了!”尹妮琦回忆起那天的心情,依然充满着兴奋。

今年9月28号,“我和姗珊结果出来的比较早,下午两点左右就进行了确认,但是今年武汉大学保研确认结果出的很晚,阿捷和芷青一直等到了快五点。终于一切尘埃落定,像去年约定的那样,我们马上出发去了海底捞。”

坐下后,李姗珊“硬着头皮”拿出了准备的惊喜。“本来是特别可爱的图,结果店家做出来那个(丑)样子,要不是有特殊意义,我都不想要了。”李姗珊对于蛋糕店翻车至今还很“生气”。

李姗珊偷偷准备的蛋糕.

“我们当时都不知道,是她偷偷准备的。其实那个蛋糕,又丑又可爱,我们贼开心。”师捷回应李姗珊说。

那天是最放松的一天,不用想过去,也不用想未来。除了一直和海底捞的服务员解释我们真的没有人过生日。

湖大天马学生公寓后有一片湖泊,名叫后湖,这里有着独属于320寝室四个人的回忆。面对波光粼粼的湖面,320寝室的女孩们曾并肩躺在湖边的木椅上,谈天说地,畅聊着理想与希望。湖对面闪烁着点点灯火,阵阵凉风拂过,送来若隐若现的歌声。

现在,四个女孩也会常常来湖畔漫步聊天。欢声笑语中,她们携手共进,从这里走向更加光明的未来。


【责任编辑:士大夫】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