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狮山湖畔藏着多少种鸟类吗?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校频道

你知道狮山湖畔藏着多少种鸟类吗?

2021-12-08 14:14

来源:华中农业大学官方微信 武彬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华中农业大学坐拥狮山

南湖、野芷湖三面环绕

环境幽雅、生态宜居

5平方公里的山水校园

遍布山林、灌丛、草地、农田、湿地等不同生境

为鸟类提供了一方理想的栖息之地

作为湖北省首个高校观鸟基地

华中农业大学校园内

有观测记录的鸟类超过200种

约占中国有观测记录的鸟类种类总数的1/7

鸟儿们以婉转鸟语和鸣朗朗书声

以灵雅身姿伴随青春倩影

汇成了校园里

天籁与人声同趣、自然与人文共融的景象

今天

让我们一起来认识

那些活跃在校园湖畔的鸟类吧


东方鸻(姚波 摄)
东方鸻  Oriental Plover (Charadrius veredus) 鸻形目 鸻科 鸻属 生活习性 :涉禽。常栖息于湿地、农田、水边。主要以昆虫及昆虫幼虫为食。飞行能力强,飞行高而快。常成小群一起活动。警惕性较高。

斑嘴鸭(周权 摄)


斑嘴鸭 
Chinese Spot-billed Duck (Anas zonorhyncha) 雁形目 鸭科 鸭属
生活习性
:游禽。常栖息在湖泊、水塘,善游泳和行走。主要以植物性食物为食,也吃昆虫、软体动物等动物性食物。常成群活动,也会和其他鸭类混群。雄鸟叫声粗且大,雌鸟叫声似典型家鸭叫。
凤头䴙䴘(周权 摄)
凤头䴙䴘  Great Crested Grebe (Podiceps cristatus) 䴙䴘目 䴙䴘科 䴙䴘属 生活习性 :游禽。栖息于淡水湖畔。以鱼为主食,极善水性,能长时间潜水。用水生植物的叶子建造浮巢,繁殖期成对作精湛的求偶炫耀动作,两相对视,身体高高挺起并同时点头,有时嘴上还衔着植物。

彩鹬(宗琪 摄)
彩鹬  Greater Painted Snipe (Rostratula benghalensis) 鸻形目 彩鹬科 彩鹬属 生活习性 :涉禽。常栖息于湿地型草地及稻田。性格非常胆小,经常隐藏在水边芦苇丛中,一般在早晨和傍晚活动。行走时尾巴上下摇动。飞行时腿下垂,不收缩。是一种一妻多夫制的鸟类

池鹭(宗琪 摄)
池鹭  Chinese Pond Heron (Ardeola bacchus) 鹈形目 鹭科 池鹭属 生活习性 :涉禽。常栖息于水稻田、湿地、小溪和河流旁。聚集成群栖息,胆大不畏人。


黑水鸡(宗琪 摄)
黑水鸡  Common Moorhen (Gallinula chloropus) 鹤形目 秧鸡科 水鸡属 生活习性: 涉禽。常栖息于水塘、农田及水沟附近。栖水性强。多以水中浮游生物为食。善于游泳但游动速度不快。站立走动时有明显的身体前后摆动,地面移动速度不快。被人发现后常躲藏于芦苇丛中。叫声为清脆的“咕~咕~”或急促的“咕咕”声。

红嘴鸥(周权 摄)
红嘴鸥  Black-headed Gull (Chroicocephalus ridibundus) 鸻形目 鸥科  彩头鸥属 生活习性 :涉禽。常见于湖泊、池塘以及海洋上空及水面。常于水上漂浮或徘徊于水面上,多贴近水面用脚捕食水中生物。善飞,飞行时翼有明显的后展趋势,善于急速转弯。常集群生活,胆大,常被人喂食

黄苇鳽(徐旸 摄)
黄苇鳽  Yellow Bittern (Ixobrychus sinensis) 鹈形目 鹭科 苇鳽属 生活习性 :涉禽。常栖息于开阔且有大片芦苇和蒲草等挺水植物的水域。喜食鱼、虾等动物性食物。常单独或成对活动,不喜集群。一般无声,性机警。

金眶鸻(周权 摄)
金眶鸻  Little Ringed Plover (Charadrius dubius) 鸻形目 鸻科 鸻属 生活习性 :涉禽。常栖息于湖泊沿岸、河滩或水稻田边。通常以昆虫为食,兼食植物种子等。活动时行走速度极快,常成对或单个出现,一般会边走边觅食。

小䴙䴘(雷珏 摄)
小䴙䴘  Little Grebe (Tachybaptus ruficollis) 䴙䴘目 鸊鷉科 小䴙䴘属 生活习性 :游禽。常见于湖泊、水塘、涨水的稻田等地。捕食小鱼小虾等水生生物。通常单独或成小群活动。善潜水,不常见其飞行,有人靠近时可见其踩水疾驰逃避。叫声为高昂快节奏的“滴~滴~”声,单音重复,容易辨识。

栗苇鳽(姚波 摄)
栗苇鳽  Cinnamon Bittern (Ixobrychus cinnamomeus) 鹈形目 鹭科 苇鳽属 生活习性 :涉禽。常栖息于池塘、河流边灌木生境中。以水中动物为食,有时也摄取少量植物性物质。多于夜晚活动。性胆小,较少飞行,飞行高度低,振翅缓慢。通常在芦苇丛中行走,活动于阴暗隐蔽处。


绿头鸭(周权 摄)
绿头鸭  Mallard (Anas platyrhynchos) 雁形目 鸭科 鸭属 生活习性 :游禽。栖息于淡水湖畔,成群活动于江河、湖泊和水库等水域,也常成对出现。游泳时尾部露出水面。主要以植物性食物为食,也吃无脊椎动物、甲壳动物等动物性食物。喜欢干净,常在水中和陆地上梳理羽毛。

夜鹭(徐旸 摄)
夜鹭  Black-crowned Night Heron (Nycticorax nycticorax) 鹈形目 鹭科 夜鹭属 生活习性 :涉禽。白天在树丛中聚集栖息,黄昏时鸟群分散进食,取食于稻田、草地及水渠两旁。冬季喜大群聚集于水面的树枝上。

泽鹬(姚波 摄)
泽鹬  Marsh Sandpiper (Tringa stagnatilis) 鸻形目 丘鹬科 鹬属 生活习性 :涉禽。常栖息于盐田、沼泽、池塘、沿海滩涂等地带。主要以无脊椎小型动物为食。常单独或成小群活动,冬季可集成大群。性格较为羞怯。

青脚鹬(宗琪 摄)
青脚鹬  Common Greenshank (Tringa nebularia) 鸻形目 丘鹬科 鹬属 生活习性 :涉禽。常栖息于沿海滩涂、大河流滩涂、沼泽及湿地等地带。主要以虾蟹、小鱼、水生昆虫及昆虫幼虫为食。喜欢以“冲向鱼群”的方式追捕鱼群,善于成群捕鱼。常单独或成小群活动。喜欢在浅水处活动,也能进入深水。

须浮鸥(周权 摄)
须浮鸥  Whiskered Tern (Chlidonias hybrida) 鸻形目 鸥科 浮鸥属 生活习性 :涉禽。常见于湖泊、水库及河岸上空。多以水中生物为食,取食时扎入浅水或掠过水面。常集群出现。善飞,直线飞行速度较快,常做急停动作与空中大角度拐弯。在水面上空可做到振翅保持原地不动。

大麻鳽(徐晴川 摄)
大麻鳽  Great Bittern (Botaurus stellaris) 鹈形目 鹭科 麻鳽属 生活习性 :涉禽。常栖息于水边,常见于枯黄芦苇杆中。全身颜色与环境相似,常拟态以便伪装,嘴垂直向上,模仿枯萎垂下的莲藕叶,喜静胆小,不常发声。飞行迟缓且不高。


红尾水鸲(南浦 摄)

红尾水鸲 Plumbeous Water Redstart (Phoenicurus fuliginosus)

雀形目 鹟科 红尾鸲属

生活习性:鸣禽。常见于山地溪流与河谷沿岸,水库、水塘边也有分布。多以昆虫为食,也摄取植物性食物。叫声单调清脆。常单独或成对活动。喜欢站于水边突出石头上。停立时尾巴常上下翘动。常将尾羽散成扇状,并左右来回摆动。



普通翠鸟 (徐旸 摄)
普通翠鸟  Common Kingfisher (Alcedo atthis) 佛法僧目 翠鸟科 翠鸟属 生活习性 :攀禽。常栖息于开阔郊野的淡水湖泊、溪流、运河、鱼塘及红树林。喜立于岸边,发现鱼后扎入水中捕食。叫声为清脆的“唧~唧~”或一连串的“唧”声。


普通鸬鹚(徐旸 摄)
普通鸬鹚  Great Cormorant (Phalacrocorax carbo) 鲣鸟目 鸬鹚科 鸬鹚属 生活习性 :游禽。常停栖在岩石或树枝上晾翼。以各种鱼类为食。可长时间保持不动以静静地窥视,发现猎物后潜入水中追捕,游泳时半个身子在水下。飞行呈“V”字形或直线。有渔民将其训练成“鱼鹰”。



猜猜我是谁

图一

图二

图三

欢迎读者们竞猜

以上三幅图中鸟类的名称


华中农大博物馆

《狮山鸿渐》科普读物


由于篇幅所限

本文所呈现的仅为

狮山湖畔观测到的部分鸟类

更多精彩,敬请期待


来源 | 《狮山鸿渐》

文 | 武彬

本期内容特别鸣谢 | 华中农业大学博物馆

华中农业大学绿色协会

华中农业大学野生动物保护协会

编辑 | 匡敏

校对 | 徐行 吴晗



【责任编辑:士大夫】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