笃行不怠,未来可期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当前位置: 首页 > 备考升学

笃行不怠,未来可期

2021-12-09 09:58

来源:湖南大学青枫新语 付臣欢 范孟喆 缪佳佳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这个寝室就是很神奇,unbelievable!”

“能够和她们分在一个寝室是大学里最幸运的事情,少一个都不行。”

“大家互相打气加油,很衷心地都希望对方好。”

“一个和谐的生态圈,都挺好!”

上述话语来自一个独特的群体——湖南大学天马一区一栋315寝室。该寝室的成员是来自湖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2018级的四位女生:顾浩渝、赵国瑾、杨蓓蓓、徐明巧。今年九月底,她们的名字整齐地出现在保研推免的名单上,这是315寝室四人携手共进、共同努力的结果。

“反差萌”的背后,是始终如一的坚持

保研路上遍布荆棘,但这群女孩种出了玫瑰。

温柔的杨蓓蓓,骨子里有一股韧劲。

杨蓓蓓  南京大学传播学学硕.

大三学期,杨蓓蓓“疯狂、拼了命”地提高成绩,参加各种项目,但事与愿违:成绩下滑、小组作业失利、六级考试受挫、奖学金申请未通过、与预备党员擦肩而过……“我觉得我已经在拼命做所有事情,但没有得到任何正向的反馈,心里很崩溃。”那段时间,寻求心理咨询、写日记成了杨蓓蓓排解情绪的选择。

如今,她能够温柔地细数这段“折磨感很强”的经历。“回看之前写的日记,我觉得自己那段时间难过得怪可爱的。我会再回去给自己留言,说我现在过得很好了,以后也有勇气去面对困难,因为我已经记录下我最难的时候

“表面漫不经心”的徐明巧,“实际很有规划”。

徐明巧  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传播专硕.

没课的上午,徐明巧经常到中午才能“清醒”。自称意志力较差的她看到其他人在学习,只能干着急。“比如浩渝先醒,我会紧张第一波。蓓蓓起床,紧张第二波。然后在床上焦虑地睡回笼觉。”说着,三位室友都悄咪咪笑了。

挣扎在保研的边缘,是徐明巧最大的压力。“大三老师布置的小作业,为了一点点分数我也会花很多精力去做。当时寒冬飘着雨,我经常不打伞走在街头去寻找新闻点,找有新闻价值的机构、人物采访。但我经常碰壁,心态很迷茫。”

“我调节心态的方法是多去设想十几年后的自己,再回看现在,就会觉得很多事都是小事。”徐明巧称当年高考来到自己理想中的大学,在315寝室的学习氛围中一步步向上走,如今“幸运”保研。回头看,大三的“折磨”,都是“小事”。

“三天一小崩,五天一大崩”的赵国瑾,是寝室公认的“拼命十三娘”。

赵国瑾  湖南大学新闻传播实务专硕.

三年的努力不能白费,专业成绩成了赵国瑾唯一的“看顾对象”。“大三下学期,老师布置的每次小测、每篇论文,我拿到手压力就非常大!只要我不上课,就去中楼写论文,晚上临近闭楼时,才拎着包从教室出来。”

保研是赵国瑾早已明确的目标。正因这份一直埋在心底的在意,在那段时间里,哪怕是他人眼中的小事,她都会觉得非常焦虑。播音班的同学参加实践,赵国瑾着急;室友有科研项目在进行,赵国瑾也会着急。输出和倾诉成了她的治愈法宝。

“我经常会忍不住在寝室小小抱怨几句,这时她们就会来安慰我,比如浩渝就说‘哎呀人嘛,过了这两天你就会开心,没关系啦!’”赵国瑾惟妙惟肖地模仿着。

赵国瑾在采访时笑着分饰两角,向我们展示“崩溃小剧场”,并表示“如果有想不开的时候,学会倾诉,不要把事情都想得那么难。”披星戴月回到寝室的她,往往能得到最温暖的怀抱。

早早备战考研的顾浩渝,其实“很少感受到自己的焦虑”。

顾浩渝  湖南大学新媒体和网络舆情学硕.

知道入选保研名单时,顾浩渝已经备战考研两百天。

考研期间,顾浩渝往往察觉不到自己的焦虑。聊到这儿,室友们纷纷补充道:“但我们感受得到。”她捂嘴笑着,点了点头,“对。她们会以各种方式来安慰我,确实给了我很大的力量,像后盾一样。当然,还有我的家人。”不同于部分望女成凤的父母,顾浩渝的家人对她很宽松,“我父母说只要你开心就可以,干什么都可以,不需要每个人都成为谁谁谁。”

保研名额确认时,夏令营已经结束,顾浩渝只能进入预推免阶段。

“你学的东西会成为应对他人考评的底气。”虽然在成绩和科研经历上存在一定不足,但备战考研时对专业知识的积累、对英语学习的坚持,都是顾浩渝的优势所在。“综合各项情况,我最后选了湖大。面试时,老师竟然给了我最高分!说到这里有点开心。”顾浩渝不好意思地笑起来。

考研或是保研,心态都非常重要。“不管开心还是难过,总要找一个让自己释放和发泄的方式。可以是家人朋友,也可以是自己的兴趣爱好”,有所抒发,也有所寄托。

五湖四海的背后,是心向一处的团结

315寝室全员.

生活在同一屋檐下的四人就像四根细绳,靠着彼此“较劲”拧成了一股牢固的绳索,共同攀越保研高峰。

杨蓓蓓与徐明巧在一开始就都有保研的打算,她们互相督促进步,“项目进度如何了?有什么新想法?以后有什么目标?”。在徐明巧看来,“表面很呆萌”的杨蓓蓓是个在思想上特立独行的人,影响了她很多观点。“树懒本懒”的徐明巧则成了杨蓓蓓自我反思的一面镜子:“她实际上特别有规划,到了真正要努力的时候一定会努力。”

从播音专业保研到新闻专业,赵国瑾比别人多了三位贴心“小老师”。“我在新闻专业学习上有任何的问题,她们三个逮住谁我都能获得答案。”此外,考试周大家还会相互提问押题。当结束一天的复习回到寝室,迎接你的不是温暖的床铺,而是室友“考你的一道题”。

再紧绷的弦也需要放松。顾浩渝就是“调节气氛的开心果,让人心情变好的人生导师”。面对315寝室的学业压力,顾浩渝有独门秘籍:“要相信自己。人是很奇妙的,有时候觉得过不去,但会发现自己可以解决自认为很困难的事情。” 

保持个性的背后,是不越线的尊重

“从生活习惯到个性都互相接纳并理解”的四人,关心彼此但不过界,相互竞争但不攀比,尊重包容,携手共进

“互相尊重,心贴心的相处,会收获很好的结果。”赵国瑾认为自己走到保研,离不开315寝室。她遇到任何不开心的事,拉开宿舍门,三位室友都会认真听,认真分析,提出好的建议。她笑弯了眼,激动地挥着手说:“我妈总是提:‘你瞅瞅你室友们多好啊,你瞅瞅这个寝室多好啊。”

杨蓓蓓称自己是一个很自我的人。“我在家关上了卧室门,爸妈是不会来打扰的”。第一次集体生活让她格外忐忑,只爱“一个人做自己喜欢的事”。朝夕相伴,“舍友”一词从“单纯住在一起”的抽象变成“分开也会怀念”的具体。“原来我们是可以一起做很多事的。”在杨蓓蓓眼中,四人早已融成一个团体。

全寝保研后,315寝室每天都是幸福满满。四人也常开“卧谈会”畅聊未来。“随着成长,会发现很多事情不像以前认为的那么简单。”话锋一转,又是315寝室的风趣,“但我们都有光明的未来!”短期心愿单上,她们都有各自的希冀:

“我希望自己变成一个行动力更强的人。”

“希望疫情结束,生活回到正轨,身体健康,快乐生活!还有我的毕业论文和毕业实习安然度过!”

“希望在研究生阶段把我的科研能力提升。”

“我跨专业了,所以希望能完成角色转换,这个很重要。”

315寝室专属保研秘籍

保研是一场漫长而没有硝烟的战争,一朝的成功需要三年的笔耕不辍。偶尔的松懈和极小的偏差都可能使努力付诸东流。由此,315寝室总结了各自保研历程上的经验和教训,以供参考。

• 确定保研计划:早作打算,稳固成绩

保研需早做打算,赵国瑾在进入大学前就确定了保研道路。

在确认保研后,要明确自己的成绩排名,衡量自己处于保研的哪一梯队。位于第一梯队的要稳扎稳打,争取像杨蓓蓓那样“一路顺下来”;处于中间梯队的要努力提高成绩;处于末位的可以考虑像顾浩渝一样保研考研两手抓。

• 争取保研资格:好成绩,好心态缺一不可

拿到好学校offer的三个点是成绩、科研和英语,其它只有10%左右的占比。保研的资格每年都会有变化,但成绩永远是最核心的。

对于第一梯队的保研人来说,成绩只是一个门槛。杨蓓蓓表示:在面试官的眼里,成绩只有第一二名和后面的名次之分。今年就有一位排名第七的学姐,凭借厉害的专业知识和优秀的英语水平弥补了成绩上的不足。而对于保研资格内排名较后的人来说,“成绩肯定是越往前越好”。

科研是加分项,多参加课题和项目,多发表论文,这能证明有科研能力。杨蓓蓓表示:如果不是一二名,建议把科研做得扎实一点。

跨专业保研,可以选择逆向思维。赵国瑾表示:不断思考需要什么能力才能跨专业保研成功,参加什么活动、拿什么奖是有用的。

备战保研的时候列书单,多翻一翻专业书。保研前的暑假非常重要,一定要提前和专业同学交流。

最后是心态上的较量“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先把手头的事做好,再想以后。不管到什么时候都不要放弃自己,不管是考研还是保研,要学会接受结果。”

• 坚持提升英语水平

英语学习是一个长期性的大工程。杨蓓蓓表示:要认清学二外的目的,如果是为了逃避大英,建议学和大英相关的,比如雅思、托福听力。

坚持英语学习,养成好习惯。顾浩渝认为:一定要背单词,每天找一个固定的时间坚持学,养成一个习惯。此外,考研真题不要太早做,做一篇就少一篇,可以看外刊,打印下来边看边写。

选择适合自己的英语学习方式。徐明巧发现:背英语短文非常有用,背七八篇有比较万能、实用句子、组合搭配的文章,再去考试是非常有用的。

• 保研面试环节:“你学的东西就会成为应对考评的底气”

个人简历一定要准备好。在面试前可以找一位同学帮忙梳理一下简历,别人也许能发现自己没有想到的方面。

熟悉目标院校老师的论文,研析观点思想。了解面试的学校、了解报考学校的老师的研究方向和研究风格是非常重要的。

徐明巧参与了六个夏令营,其中有四个都拿到了“优秀营员”的称号。她总结道:面试题可以提前准备很多内容。首先,要规避弱点,在夏令营中不要暴露自己的短板。其次,要突出自己的优点。对于每一个科研项目,都要足够了解,做到应答如流。另外,要有科研的思维与素养。陈述科研计划要有基本的逻辑思维,如科研主题、科研对象、创新点、不足……这些都是需要着重注意的。

履历之外,面试更考察专业能力和英语表达能力。杨蓓蓓认为:面试状态、思维能力都是平时看书和实践培养出来的。专业书一定要看,英语表达能力要加强,英文自我介绍要背熟,而且要准备多个版本。

面试PPT的准备可以利用逆向思维,让面试官在短时间接触个人的综合素质。赵国瑾表示:在PPT或者自我介绍中预先准备一些让面试官能问到的点,且按重要程度排序。同时,提前准备简明扼要的自我介绍:“我是谁,来自哪个大学,成绩是多少,英语成绩是多少,学业奖励有什么,参加过的学生工作有什么,参加的实践活动有什么,参加的志愿活动有什么,科研目标、科研计划是什么。”


【责任编辑:士大夫】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