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剧演绎英雄事,精雕细琢融真情
百年党史传佳话,千万英雄献芳华。赣南师范大学在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之际举办以“忆百年峥嵘,筑时代芳华”为主题的第20届大学生话剧节。
据悉,此次大学生话剧节由共青团赣南师范大学委员会和赣南师范大学文学院主办,文学院团委与学生会联合承办,旨在传承红色基因,牢记青春使命,用话剧的方式演绎爱党爱国热情,12月4日晚上7点令人期待的决赛在人文科技中心二楼演艺厅正式开演。
随着歌曲《万疆》响起,舞台上衣袂飘飘,文学院的舞蹈员们随着音乐翩翩起舞,优美的身姿令人陶醉。开场舞结束后参赛学院按照顺序上台表演,每个话剧节目都精彩绝伦,舞台上有胸怀大志的有为青年、牺牲的英雄烈士,有兢兢业业的平凡身影,亦有令人深恶痛绝反派角色,每一个角色都在演员身上活灵活现。演员们上台期间出现过一些小差错,但丝毫不影响此次话剧节的整体观感。台下观众静默观赏着话剧演员们的倾情表演,或被有趣的表演逗笑,或陷入沉思,全神贯注,紧跟剧情发展。
本次话剧节,音乐学院《消失的爸爸》将焦点聚集在一位缉毒警察身上,讲述了平凡岁月中普通人的不平凡事迹,参演者以真挚的情感,昂扬的热情完美演绎,拔得头筹,观众师生反响热烈。花样又出新!今年新推出最佳人气奖,根据同学们在网上的投票结果,音乐学院凭借其超高的人气斩获最佳人气奖。
生命科学学院表演节目《烈火英雄》 曹志伟提供
没有人天生是话剧演员,这一视觉盛宴的背后,是生命科学学院表演节目《烈火英雄》各学院指导老师、编剧,话剧演员、工作人员等共同努力的结果。早在正式开演一个月前,参赛学院的编剧就开始在取材真实可信的前提下加入戏剧化元素打造参赛剧本,然后在学院内公开选拔话剧演员。所有人员上下齐心、同时发力,编剧在指导老师的帮助下反复地修改剧本,话剧演员在编剧的陪伴下加班排练,每一位参与者在排练过程中都有着自己的感悟。
音乐学院《消失的爸爸》小王警官的扮演者王艺家说:“排练时我做了台词上的断句,结合角色去观察每一个英雄的精神品质,然后转化成自己情感并融入到角色里去。”在新闻与传播学院《于无声处听静雷》秦又汝扮演者相慧玉看来,话剧是一种极具张力的表演形式,每一次在《于无声处听惊雷》的小剧团中饰演角色,都是一种酣畅淋漓的体验,我们排练话剧的期间就像是在细细打磨、雕琢一块璞玉,当用心地去把剧中人物演活,并得到大家认可,这种成就感是巨大的。
舞台之外,话剧节的观众们在表演结束间隙参与线上抽奖活动,抽奖分三次进行,每次随机抽取两人,奖品分别有十根烤肠、一箱赣南脐橙以及便利店五十元优惠券。抽奖进行中观众们翘首以待,目不转睛地盯着台上的大屏幕,期待谁将会是那位幸运儿。当抽奖结果公布在大屏幕上时,中奖的观众欢呼鼓舞,其余人也都被这气氛所感染,演艺厅里洋溢着欢声笑语。“我觉得这次话剧节音乐学院的表演剧情跌宕起伏,冲突激烈,演员的演技出色,感情饱满,有不少令我动容的地方。而且期间还安排了抽奖环节,我觉得自己很幸运能线上抽奖抽到烤肠。”文学院观众马骏伟说道。
音乐学院话剧团拍照留念 曹志伟提供
在众多节目之中,音乐学院《消失的父亲》脱颖而出,拿下此次话剧节决赛的一等奖和最佳人气奖。在听到主持人宣布音乐学院获得第一名后,台下的话剧演员,负责人,道具组成员欢呼雀跃,激动的欢呼声霎时传遍整个演艺厅,传递着他们内心的自豪和喜悦。荣誉的背后是辛勤的付出,据音乐学院话剧团负责人曾彤介绍,他们从话剧的选本、选角到排练共准备一个月的时间。起初,上交的剧本存在剧情老套、表演过于单一等种种问题,为此,负责人们多次地修改剧本,抠细节,出现问题和矛盾时积极与组员们进行沟通交流,不断的打磨只为在比赛时将最完美的表演展现给观众。
“我想说大家都辛苦了,你们是最棒的,这半个月以来大家都睡不够,吃不饱,但都坚持下来了,晚上的决赛我们获得第一也是实至名归,音乐学院yyds!”音乐学院话剧团负责人曾彤在微信朋友圈里写道。
演出结束后,评委们从专业的角度分析演出的每部剧,肯定优秀的同时也点出不足之处。评委老师江梅玲说道,一个好的剧本应该具备戏剧冲突,凸显戏剧张力,一个剧本要想演好,演员要有良好的台词功底和演技,情绪上也应带入进角色中,有些演员表演还有生涩,没有完全放开演,还有些细节有待打磨,但此次话剧整体表演效果良好,让我感受到了青年群体的爱国情怀与进取之心。
音乐学院集体合影 王月诚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