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农大耀,微微明塔烁
暑方退,秋渐浓,芊芊学子逐梦情。漫步青岛农业大学平度校区,各个角落都充斥着大一新生们对大学生活的激情和探索,一日有百景,百景亦相惜。这不单单只是对新环境的探索与发现,更是对平度校区正式投入使用的支持和鼓励。
矗立在图书馆旁的明塔,照亮着千余学子的心。无论从哪个角度,明塔都有着自己独特的魅力,散发出引领者独有的光芒,与地标图书馆交相呼应,成为校园最靓的风景。坐北朝南,矗立而视,象征着知识,象征着未来,饱含着对青农学子未来的无限企盼。
光线正射塔端,学子塔下穿行,明塔与朝阳相伴,指引着同学们奔赴美好未来。晨光熹微,闪烁着时间的碎片,似有漫漫长河,缓流而至。阳光照耀下的青春活力,迸射出异样的璀璨;许是人生漫漫长途中的蹁跹岁月,终有回甘。
心之所向,素履以往;目光所至,皆为序章;塔光所及,矢志三农。明塔见证着同学们的逐梦旅程,在熠熠生辉的梦想中,成为最巅峰的指引。入秋落叶,叶落滋田,满树枝丫依旧挺拔,向阳而生,与塔同伫。塔尖划云,破苍穹;塔下行人,欲逐梦……明塔背后又是否掩藏着炽热的爱?
纵使前方路途遥遥,透过夕阳余晖,半边天色已暗,教学楼的灯光又好似万千学子求知般炽热闪烁的心,伴着白昼最后的光明,点亮未来。明塔也依旧指引着同学们朝着光明,向着前方。夕阳照耀下的明塔与树为友,与风为伴,在黑夜来临之际,明塔时钟会泛起点点荧光,红针绿时,无声点缀,用沉默,抒发自己最长的陪伴。
咔嚓 明塔打卡
明塔之畔,静湖之滨,撑伞桥上,静坐亭间,仿佛在青农校园里上演着一场时空穿梭的旅程,穿行于1951-2021之间,回顾峥嵘岁月,这是青农学生的魄力,同样也是七十岁青农的本该绽放的瑰丽。
塔美,非也;校美,非也;学子美,非也。唯这万物融为一体,方显岁月静好,未来可期。从特别的视角里,辨认那不变的塔,红墙黛瓦依旧,塔前行色匆匆,阴云掩面之下,明塔似是踏云而至。百花深处幽帘梦,秋风瑟瑟少柔情,试图在片刻喧嚣中寻找静谧,可明塔之上的时针仍在奔走。
当勇气不再被裹挟,当前方不再有荆棘,向前而视,塔依旧,人已变。这并非所谓“物是人非”,只是单纯成长蜕变。从未有规定说所有的花都要长成向日葵,无拘无束地向阳而生,但人们不约而同地说着振翅而飞,逆风而上。明塔悄悄成了一种习惯,它似乎成为青农学子的光,巍巍而立,在星罗棋布的城镇之中,许是所有建筑因此黯然失色……
近塔而视,便想提一盏纸灯,点缀一下孤寂的塔;远塔而观,便想撑起一把油纸伞,走在静湖桥上,并非营造唯美画幅,只愿明时今日,虽秋至,暖风拂面,阳至眉止。景的另一边,阳光未落之际,携塔而行。在风中期待登塔俯视,幻想着预约一场和未来的相遇,诗和远方的地图上明塔是第一站。
文/孙雨婷 李文琦
图/大学生融媒体中心 孙雨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