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桂梅:这辈子的价值在哪儿?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校频道

张桂梅:这辈子的价值在哪儿?

2021-12-20 10:47

来源:青昀 孙浩源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最近,我看到一则新闻,题目是“当新东方驶向远方”。里面讲述了双减政策后新东方的变化,提到新东方就不得不提到俞敏洪,俞敏洪表示,新东方未来计划成立一个大型的农业平台,将会和几百位老师通过直播带货帮助农产品销售,并将近八万套崭新的课桌椅捐给了乡村学校,看着他的这番言论不由让想起了曾看过的一期对于俞敏洪的访谈节目。

其实,这几年因为一些不当言论俞敏洪引起了不小的争议,但透过这个节目我却看到了一个不太一样的俞敏洪。

短短40分多钟的视频展现了俞敏洪矛盾纠结的一面。

他有自己的教育理念和想法,他渴望成为斯坦福那样的人,用尽自己的所有去创建一所大学,但当新东方上市后他却不得不变成一个企业家。

他不止一次地对自己所做的教育培训事业产生怀疑以至于自己承认就是因为这样的怀疑导致他做新东方做的不那么带劲。

他一方面担心因为新东方的存在让教育偏离了本来的目的,但另一方面他却又不得不继续做下去,因为他的背后有学生,有员工,有股东,因此,也常常会有一种左右互搏的感觉。

早已过了知天命的年纪,但俞敏洪却依然像是一个矛盾的共同体。

虽然他表示自己可以消化掉这种左右互搏的感觉,但我依然能从他的眼神中读到纠结与痛苦,我能感受到他其实并不开心与幸福。

看着俞敏洪时不时皱起的眉头,让我想起了“七一勋章”的获得者张桂梅。

七一勋章颁授仪式上,张桂梅代表“七一勋章”获得者发言。

我记得发言的开头张桂梅将自己称为一名普通的人民教师,在发言快结束的时候张桂梅说道:“只要我还有一口气,我就要站在讲台上,倾尽全力,奉献所有,九死亦无悔。”

张桂梅的声音并不洪亮,但“九死亦无悔”这几个字却极其震撼人心,对于张桂梅这样的人,任何称赞的语言都显得苍白无力,除了敬意,还是敬意。

其实,俞敏洪和张桂梅有许多相似的地方。

他们两个从事的都是教育行业,都有自己不同的教育理念甚至是理想,一个被评为中国最具魅力校长,另一个被媒体称为中国最美校长。

但这些相似的地方却属于两条完全不同的人生轨迹。

俞敏洪面对媒体记者侃侃而谈,身上有无数的头衔,2021年4月,更以44亿美元位列《2021福布斯全球富豪榜》第655名。

他的新东方不仅赋予了他教育事业的基础,还使他成为一名多产作家,在他写的10本书中,有一些曾登上中国的畅销书榜,包括被译成英文的励志著作《永不言败》。

而张桂梅则是中年丧夫,无儿无女,每月领到的工资,只留下100元作为生活费,其余统统用于教育慈善事业。

身患20多种疾病,双手贴满膏药,就连走进人民大会堂都是被人搀扶着进入的。

在许多人看来俞敏洪比张桂梅更加知名和富有,而张桂梅却是病痛缠身,家徒四壁,但在我看来,我却觉得张桂梅比俞敏洪更加幸福。

当俞敏洪还在被现实,工作和生活弄得焦头烂额,频频叹气,无法做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情的时候,张桂梅却早已为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情倾尽全力,付出所有。

记得面对面记者采访张桂梅时曾问过她一个问题:“这辈子的价值在哪儿?”

张桂梅回答道:“不管怎么着,我救了一代人。不管是多是少,毕竟她们后面过得比我好,比我幸福,就足够了,这是对我最大的安慰。”

说完这句话后,张桂梅微微一笑,透过这个笑容,我看到了一份发自内心的喜悦与开心。

因为就像她说的那样,她用几十年的时间救了一代人,一个又一个山区的女孩子走出了大山,从此人生变了样子。

以前的我并不是特别理解《人类群星闪耀时》中写到过的一句话:一个人命中的最大幸运,莫过于在他的人生中途,即在他年富力强时发现了自己生活的使命。

但看着张桂梅那抹淡淡的笑容,我发现我真正读懂了这句话。

人这一辈子并不长,找到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并从中探寻到生活的使命和意义一定是人生中最大的幸运,也一定会是人生中最大的幸福。

在这个找寻的过程中,我们每个人都会付出很多,也许还会像张桂梅一样。

但无论付出多少,当我们下定决心开始踏上寻找之旅的时候,我们便已踏上了一条通往幸福的大道。


【责任编辑:士大夫】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