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群结对共建协商会暨新教材教学改革创新研讨会在广西民大举行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育知识

集群结对共建协商会暨新教材教学改革创新研讨会在广西民大举行

2021-12-21 10:12

来源:广西民族大学 黄誉琦 韦陈星月 韦贞宇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12月11日上午,2021年集群结对共建协商会暨新教材教学改革创新研讨会在广西民族大学国际合作与交流处大会议室举行,自治区教育厅思政处副处长李建军,广西民族大学党委副书记陈铭彬出席会议,中国政法大学、海南大学、广西师范大学等区内外近十所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专家学者及广西民大马克思主义学院师生参加会议。

今年由广西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牵头,广西艺术学院、广西财经学院、百色学院、广西职业师范学院、广西民族大学相思湖学院、南宁职业技术学院等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共同参与组建新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多层级集群。会议主题聚焦思想政治理论课新教材的教学改革与创新,邀请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建设工程专家、全国高校优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教育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国家一流课程负责人等区内外知名专家学者围绕思想政治理论课新教材教学改革专题辅导。

李建军指出,为进一步完善共建机制,自治区调整扩充原共建群,通过牵头高校的优秀师资力量以及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改革等方面的资源、经验,带动集群共建高校整体水平提高,逐步构建“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协同配合、共同提高”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新格局。近两年自治区高校集群结对共建,逐步总结凝练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和做法,逐渐形成“比”“学”“赶”“帮”“超”的工作机制,不断提高全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

陈铭彬表示,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主渠道,是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关键课程。广西民族大学党委、行政历来高度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严格贯彻落实党中央和自治区关于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有关文件精神和决策部署,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持续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改革创新,把思政课建设成为学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探索形成了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一系列做法、机制和品牌,涌现出一批思政课教学能手和创新团队。

广西师范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林春逸提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备课的五个重点内容:一是注重研读经典文献;二是把教学重难点作为科研内容并将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内容;三是把握实践进展,收集实践案例;四是分类收集专题学术研究成果;五是有针对性地解释大学生关注的思想理论问题。他认为教学过程中要处理好史论关系、理论科学性与体系性的关系、个人学术观点与党的创新理论关系、正面引导与敢于亮剑的关系、钻研教材与研读原著、党的文献之间关系和“旧”与“新”关系这六种关系。

中国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李志强教授以《思想道德与法治》课中的人生观教学为例,从五个问题引出对思政课教学改革的看法:一是“以什么样的线索来探讨人生问题?”他认为可以从教材逻辑的主线、教学逻辑的引线和理论逻辑的暗线三方面来回答。在教材逻辑主线方面,可以从人生目的到人生态度再到人生价值三个小方面逐步深入研究;在教学逻辑引线方面,可以从人到人生再到人生观三个观点深入回答;在理论逻辑暗线方面,可以从人生之真、人生之善及人生之美三个小方面思考。他还提出“揭示‘人的本质’何以成为探讨人生观的前提?”“如何看待各种‘系’的人生观?”“如何反对各种错误的人生观?”及“如何街接人生观教育中的规定动作与自选动作?”四个问题表述他的看法。

广西师范大学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汤志华教授就“《中国近代史纲要》(2021版)教材修订的重点及专题式教学的思考”提出他的看法;海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杨娜教授从“整体性构建”的基本原则及示例展开以“‘原理’课的教学整体性构建及示例”为主题的辅导;广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凌小萍教授以“如何上好思想政治理论课”为主题展开辅导。她认为学习内容之间需要构建横向联系,从整体到部分、已知到未知,并且还应按照一定的顺序及逻辑结构将内容进行排列,以此梳理出学习内容的层次和结构。

此外,广西财经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冯达成教授,百色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主持工作副院长韦顺国副研究员,广西职业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杨文副教授,广西民族大学相思湖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邹萍副教授,南宁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梁文冒,广西艺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唐海燕教授,广西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李玉雄教授还就进一步做好集群结对共建协商工作进行交流和探讨。

广西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周丽华研究员对会议进行总结时表示,会议加深各共建高校教师对思政课教学改革的思考,促进共建高校间的教学交流,增进高校间的友谊。她希望,各共建高校精诚团结、优势互补、协同配合,共同提升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建设水平。


【责任编辑:士大夫】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