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的心事】《丰收的故事》关于心理健康
我来自大连枫叶职业技术学院,是现代服务系幼师一班的一名学生:董海平。这幅作品代表了当时秋天气候田野上农民丰收的季节。
田野上一片丰收在望的景象,在秋阳的映射下闪着金灿灿的光。农民们乐得合不拢嘴,憨憨的笑容里是掩饰不住的喜悦和希望。
秋天蹦蹦跳跳地来到了田野,它看到了金灿灿的稻谷,一吹稻田里发出了哗啦啦的笑声,挺拔的高梁扬起黑红黑红的脸庞,像是在乐呵呵地演唱。秋天里还有红红火火的枫叶,一阵风吹过,火红的枫叶随风飘荡,村子口大路边,都闪耀着小火苗,把人们的心也给燃烧起来了。
我描述的是秋天丰收的季节,我用捡来的树叶剪成圆形和水滴型做太阳,又剪成云朵的形状贴在纸上,又用银杏叶剪成粮仓的房盖,用枫叶剪成正方形做房子,把捡来的灌木丛里的叶子做小树,用零散的叶片剪成小草的样子做点缀,又用银杏叶给小姑娘做了一条漂亮的小裙子和蓬松的头发,胳膊和腿就用叶子剪成细长的样子,小姑娘的眼睛嘴巴鼻子我是用马克笔画上去的,对啦!我还给小姑娘做了顶小帽子,陪着小姑娘一起的还有一只小鹿,最后我还在右下方贴上了大连枫叶职业技术学院的枫叶标志。
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步骤进行心理疏导:1.首先,要与患者建立相互信赖的关系,让患者放松自己的心理戒备,主动说出自己的心理问题。2.引导患者宣泄自己的不良情绪,比如哭泣,发怒等。3.等到患者冷静下来后与患者重复之前的步骤,让患者重新是审视自己的心理问题,建立正确的认知概念,从而克服心理问题。
树叶千姿百态,与很多物体的形状相似,用树叶来贴画各种物体,既经济实惠,又能提高孩子的绘画能力,动脑、动手能力都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那么,成人如何教孩子利用树叶贴画呢?
1.成人利用节假日带孩子外出郊游时或走在街上时,和孩子一起收集刚落下的各种树叶带回家,夹在书本里压平。最好是选用梧桐树叶、枫叶、泡桐树叶、冬青树叶、榆树叶等,叶面要完整。
2.孩子确定制作内容后,成人首先要引导孩子选择树叶。所制内容的形状与哪一张树叶大致相似,就选用那一张树叶。如可让孩子选用梧桐树叶做小猫的头形。具体做法是:将梧桐叶的中间三角形和叶柄剪下,剩下的部分就用来做猫的头形,把叶片抹平,用淡绿的蜡光纸剪成两个圆形作为猫眼,贴在叶的上方,再剪两个更小的作为眼球,然后剪猫鼻子和嘴,用剩下的树叶剪成胡须分别贴在小猫的嘴旁,一只可爱的小猫树叶头像就成功了。
3.孩子进行粘贴时成人要注意培养孩子良好的卫生习惯和注意安全使用剪刀的好习惯。树叶贴画完成之后一定要将稍重的、平整的物体将树叶贴画压住,让其慢慢干燥,千万不能放在日光下晒,以防卷曲,破坏画面。
4.在指导孩子进行树叶贴画时,应尊重孩子的想像力和创造力。
粘贴画是平面制作的一个类型,是丰富儿童审美体验,开发艺术潜质的一种美术活动。选择生活中各种物质材料,利用其质感、肌理、色彩上的美感,通过组合、拼贴、构成,进行构思设计,创作成平面制作作品。粘贴画可以表现的内容和范围很广泛,不论是具象形式还是抽象形式,只要认真观察和思考,去发现材料不同的形态和不同美感,通过各种制作方法和手段,使材料焕发出新的生命,去创作新的画面。
粘贴画的优点和好处:
1.取材广泛,便于学习:粘贴画所用材料很广泛,生活中随处可见,,只要稍一收集就可获得丰富的材料,十分经济方便。
2.表现形式独特:粘贴画与绘画不同,不用笔,不用画,凭借直觉或撕,或剪,随心所欲作出形象,夸张变形、生动有趣。
3.锻炼孩子的动手动脑能力,促进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识别能力,同时还可以养成合作的意识。
4.儿童在制作粘贴画活动的自我创作发展了他们空间想象的能力,从小培养了他们勇于创造的精神。未来的科学家就是这样培养的。
5.孩子们,在游戏中跟老师,跟同伴的互动,以及讲解自己作品时带来的娱乐性和审美性,更能让他适应环境,更有利于身心健康,从而更加茁壮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