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亚琪:汉语专业中的英语“狂人”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校频道

桂亚琪:汉语专业中的英语“狂人”

2021-12-24 09:48

来源:赣南师范大学 曹志伟 甘梦妍 肖子怡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桂亚琪赣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1901班学生,在大一大二时连续两年被评为三好学生,获得校级励志奖学金英语四六级分别以625分和616分的成绩一次性通过。2020首届江西省大学生文学评论大赛三等奖2020年江西省大学生科技创新与职业技能竞赛英语应用能力赛项三等奖2020年“燕兴杯”江西省大学生英语应用能力竞赛三等奖;2021“外研社•国才杯”全国大学生英语辩论赛校园选拔赛一等奖;2021年江西省“赣江杯”大学生英语竞赛C类一等奖和C类特等奖;2021年外教社词达人杯全国大学生英语词汇能力大赛江西赛区本科组特等奖和全国决赛本科组二等奖2021年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C类特等奖

2021年第十二届江西省大学生英语笔译大赛三等奖。

她本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却对英语极大兴趣,多次参加各种英语竞赛,斩获多个英语大赛的奖项。她活出了许多大学生所理想的样子,既能学好本专业课程,又能兼顾自己的兴趣爱好,与朋友们共享大学生活的点点滴滴。Genius is one percent inspiration and ninety-nine percent perspiration.”是她永不言败的誓言。

坚守纯粹热爱,步履不停

桂亚琪从小便对英语有浓厚的兴趣,但在高考后填报志愿时并没有选择自己喜欢的英语专业,对此,桂亚琪说道:我对英语非常感兴趣,英语是我热爱的东西,同时我对文学也十分感兴趣,但是我对二者的喜欢是不一样的。在我看来,我可以将学习英语作为一门爱好,而不是当做一种学业任务,如果把英语当作专业去学习的话,可能会让英语成为我的负担,从而消磨我对英语的热爱。她享受对这份热爱的自由追逐,希望能够永远保持对英语纯粹的热爱。

桂亚琪。甘梦妍提供

桂亚琪对英语的爱不是简单说说而已,而是付诸实际行动。她没有用什么特别的方法和工具,多读,多背,多听,多写,简单的事情重复做,重复的事情用心做,以工匠精神贯穿于英语学习过程中,这就是她学习“秘方”她每天早上起来的第一件事便是打开每日英语听力”app听英语一篇考试的阅读理解,她读了不下百遍。桂亚琪的同班同学熊紫涵说道:在学习工作方面,亚琪每天都有自己的固定计划,我很惊叹她坚持每天背英语单词、听听力、看外刊,在周六周日坚持早起背书,学校的后花园就是她的天然读书室,风雨无阻。

现在已经进入实习阶段的桂亚琪,最怀念的便是大一在西苑勤仁坡上朗读英语的时光。回忆道:那个时候我加入校队,不用上早自习,训练结束后就会在西苑勤仁坡上早读。早上人很少,回声也很好,在这边读英语时很放松、很享受每当桂亚琪看到在图书馆附近读英语的同学,她都十分羡慕,这正是她现阶段想做却没时间做的事情面对大三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业压力,她紧紧抓住时间的尾巴,每天仍会抽出时间学习和阅读英语,潜移默化中这已成为她的习惯

英语“狂人”桂亚琪也有她的短板。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发现自己听力不行,她就坚持每日早起听英语;在尝试演讲比赛后,发现自己演讲能力欠缺,她就对着镜子反复练习。成功的唯一捷径是努力。困难并没有打倒桂亚琪,反而让她更加强大。她发现困难,迎难而上,努力提升短板,在通往成功的道路上坚守热爱,步履不停。

摆脱“社恐”,于比赛中蜕变

“我以前在班上说句话都会脸红。”桂亚琪这样回忆道。大一下学期她第一次参加“外研社•国才杯”演讲比赛,展现自己最好的一面,演讲视频前后录了不下50遍,最后顺利通过初赛。复赛开始前,她正在进行学业结课考试,考试结束后她急忙跑回宿舍准备在线上进行的复赛,虽然不需要与老师在现实中面对面交流,但她仍然感到紧张,“当时我的手是僵硬麻木的,手都不知道该怎么放。”她在采访中说道,“在复赛的即兴演讲环节中,我有些慌了,都不知道自己在说什么,已经冷场了,最后复赛没有通过。”

桂亚琪。甘梦妍提供

一次失败并没有打击桂亚琪对英语的热情,她在反思中成长,在失败后再出发。在决定参加“燕兴杯”江西省大学生英语应用能力竞赛之后,她跟着一位学姐,每天早上七点左右前往学校西苑勤仁坡坡进行早练,两人准备两分钟后互相用英语提问,每人再回答二十分钟。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反复的训练,最终桂亚琪获得“燕兴杯”江西省大学生英语应用能力竞赛三等奖。之后她又参加学校的“英语演讲与辩论大赛,因抽签为第一位上场的她倍感压力,脑中一片空白,“开场时我起码停了6秒钟,当时真的十分煎熬,我觉得那是我目前为止挑战最大的一次演讲。”比赛过后她反思总结,不断迎接新的挑战,“自从那次比赛以后,我就再也不怕演讲了,只要自己认真准备就行了。”桂亚琪抓住每一次可以锻炼自己的机会,在各类比赛中尽情展现自我,摆脱“社恐”。从第一次参加校级英语演讲比赛,到省级比赛,再到全国性比赛,她不断突破自我,不断进步,朝着自己所热爱的事物不断奋进。

“学习英语的过程也是我增强自信的过程,这让我自己胆子变得更大了,让我更敢于表达,才有了我后面的进步和成就。”桂亚琪道。但荣誉和奖项无形之中也带来一些压力,面对周围的同学和老师的高期望,她说:“我觉得自己还有很多不足,有时我身边得好友相信我比我自己更相信自己,大家可能把我捧得太高了,我觉得这没必要。”她时常自我反省,桂亚琪不希望自己被这些奖项和头衔所“标签”,“自省加谦卑”是她的人生哲理。

自定义生活,探索多样人生

举哑铃是桂亚琪的兴趣爱好之一,她会购买哑铃在寝室里训练,还喜欢跑步,瑜伽,举铁,打篮球等多种体育活动,在学习之余的有个丰富多彩的生活圈。“我眼中的桂亚琪是一个很乐观,很容易满足和开心的人。在她面前,所有的问题都是小意思,所有的不开心都可以用美食来治愈,即使在不开心的时候,她也用微笑来面对,每天都是笑眯眯的。”好友殷淑萍这样形容她。

桂亚琪获奖。甘梦妍提供

桂亚琪积极乐观且自律,在积极学习英语的同时也不懈怠专业课的学习,上课认真听讲并做好笔记。她对待工作认真负责,作为班级的副班长,她总是按照计划认真工作,充满耐心。她待人真诚热情,经常与同学互相讨论怎么学习,也毫不吝啬把自己的学习笔记借给学弟学妹们。大三实习时,她在督促学生们学习的同时也积极融入学生团体,与他们玩成一片。桂亚琪就像一团热情的小火苗,点亮自己的同时也照亮他人。“亚琪是一个很优秀的女孩子,和她一起学习的过程中,我也改进了自己的学习方法,学会归纳理解,了解如何提高效率,她也很乐意与我分享学习方法。在她的带动下,我开始在课堂上发言,更用心地学习英语。”熊紫涵说道。

遇见良师,是桂亚琪人生道路上的一种幸运,老师不仅为她解决学习上的困惑,也为她提供了人生的指导。48岁的教师胡蓉正是她所崇拜的老师之一,胡蓉曾去非洲塞拉利昂支教,有着丰富的人生阅历。桂亚琪在英语角遇到过一个辩题——“钱和快乐,哪个更加重要?”。她选择了快乐,可在辩论的过程中她的立场受到了动摇,陷入困惑,于是她向老师请教。胡蓉与她分享道,当初她在非洲塞拉利昂支教候,那里的孩子虽然生活贫困,三餐温饱也难以保证,但他们生活得十分快乐,因为他们有自己所热爱的事物,他们喜欢音乐,喜欢足球,而她则帮助那里的孩子了解更为广阔的世界。经过老师的开导,桂亚琪明白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要学会奉献,在奉献自我中感受快乐。

桂亚琪希望学好英文来武装自己,今后能利用英文这个媒介来更好地向世界介绍中国的思想和文化,为向外讲好中国故事贡献自己的力量。长路漫漫,她依然保持着对未来生活的期待,在英语和文学的学习中不断淬炼、提升自己。相信在今后的一步一步探索之中,她能够坚定初心,越走越远。


【责任编辑:士大夫】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