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城内外,人生百态 | 中南枕边书语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当前位置: 首页 > 校园频道

围城内外,人生百态 | 中南枕边书语

2021-11-26 22:41

来源:中南大学 李雪妍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推荐书目:《围城》

作者:钱钟书

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导语“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城里的人想逃出来。”

推荐指数:⭐⭐⭐⭐⭐

推荐理由

锱铢积累,儒林万象;才出困局,又入围城。《围城》是钱钟书先生所著的长篇小说。它好比一座讽喻砌成的语言宫殿,妙语珠连,谐谑深到,令人莞尔;又如一幅栩栩如生的市井百态图,将人生酸甜苦辣、命运阴晴圆缺体现得淋漓尽致。

故事发生在19201940年代,主人公方鸿渐是一名出身南方乡绅家庭的青年,靠早亡未婚妻家庭的资助赴欧洲游学,却不理学业。最终携一纸“克莱登大学”博士学位的假文凭,“荣”归故里。归国后的方鸿渐先就职于前岳父家的银行,期间在苏文纨与唐晓芙两位女子之间周旋,爱情失意。后在友人引荐下,方鸿渐赴三闾大学任职,却在复杂的人际纠纷中连连挫败。后回到上海一家报馆谋生,与孙柔嘉结婚。然而性情的不合、家庭的琐事渐渐将感情消磨。故事的结尾,方鸿渐工作前途渺茫,与妻子大吵一场,昏黑的房间里,只有落伍的老钟敲响,无言中流露对人生的讽刺与感伤。短短几年,恣意游乐、风花雪月的光阴早已掩于生活压力的尘霾之下。方鸿渐先后困于学业、爱情、事业、婚姻四座围城,奔劳周转,徒留一地鸡毛。

《围城》的独特之处在于层出不穷的比喻与反讽。“忠厚老实人的恶毒,像饭里的砂砾或者出骨鱼片里未净的刺,会给人一种不期待的伤痛。”辛辣中有婉转,充满奇思妙想,又无比恰当,令人拍手叫绝。书中刻画的人物——被动无能的方鸿渐、矜傲自负的苏文纨、庸俗贪财的学术骗子李梅亭、柔顺之下深藏心机的孙柔嘉……共同构成了抗战初期的“新儒林”。群像刻画中可见作者用心良苦:既有对现代文明与现代人生的思考,又有对人类根性与生存意义的追问。

何谓“围城”?得到前寤寐思服,得到后又失望厌倦,以为突围成功,却陷入另一座囹圄,追寻的“永无乡”成了遥不可及的梦。然“知空无,不堕空无”,意义在过程中生长。城内城外踏遍,人生百味尽尝,也不负来人间一趟。

图片 | 图片来源于网络

制作 | 李梓萌 张容舒 李雪妍

校对 | 孙美哲

责编 | 向美玲

【责任编辑:士大夫】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