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已至——快来和小中兄妹一起话节气!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子频道

冬至已至——快来和小中兄妹一起话节气!

2021-12-24 15:08

来源:齐齐哈尔大学 张钰钠 王娅 凌琼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红梅俏梳妆,冬至渐渐凉

冬日里,最不可错过的,是一场雪的盛事。飘雪,让冬天不再枯寂:农家庆祝丰年;诗人围炉夜话;而普罗大众,亦有堆雪人、打雪仗、捕鸟雀之乐趣


传说冬至不吃饺子要冻耳朵,所以就算在紧张的复习期末、考研,也要去食堂买一份热腾腾的饺子哦!

说起冬至,大家是不是和我一样都想到了被人们传颂的《数九》呢?“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开,八九燕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它不仅直观反映了天气的变化,更体现了劳动人民的智慧。

今天我们就和小中兄妹一起来聊一聊关于“冬至”的这些事吧。

节气来源——斗柄指北,天下皆冬


我国的星象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廿四节气最初是依据斗转星移制定,在不同的季节不同的时间,北斗七星会指向不同的方位,即所谓“斗柄指东,天下皆春;斗柄指南,天下皆夏;斗柄指西,天下皆秋;斗柄指北,天下皆冬”。冬至自然也不例外。


气候变化——九尽桃花开


冬至这天,太阳虽低、白昼虽短,但是在气象上,冬至的温度并不是最低。实际上,由于地表尚有“积热”,冬至之前通常不会很冷,真正的严寒在冬至之后。时至冬至,标志着即将进入寒冷时节,民间由此开始“数九”计算寒天。不知道小伙伴们会不会数九呢?每九天算一“九”,依此类推;数九一直数到“九九”八十一天,“九尽桃花开”。


传统习俗——冬至如大年


冬至标示着太阳新生、太阳往返运动进入新的循环,所以古人把冬至看作“大吉之日”,在时年八节当中,冬至的重要程度不亚于立春岁节。在中国南方地区,有冬至祭祖、宴饮的习俗。在中国北方地区,每年冬至日有吃饺子的习俗。

画九


    所谓的画九,实则是冬至后计算春暖日期的图。明代《帝京景物略》载:“冬至日,画素梅一枝,为瓣八十有一。日染一瓣,瓣尽而九九出,则春深矣,曰九九消寒图”。“九九消寒图”有三种图式,分别为文字、圆圈、梅花三种。

酿米酒


传统的姑苏人家,会在冬至夜喝冬酿酒,冬酿酒用糯米或者黄米,加入桂花酿造。

汤圆


北方的同学们是不是很少吃呀?汤圆也是冬至的传统习俗,在南方尤为盛行。“汤圆”是冬至必备的食品,“圆”意味着“团圆”“圆满”,冬至吃汤圆又叫“冬至圆”。民间有“吃了汤圆大一岁之说”。

水饺


在我国北方许多地区,每年冬至日,有吃饺子的习俗。我国北方地区在这天要吃饺子因为饺子有“消寒”之意,至今民间还流传着“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的民谚。

所以今天你吃饺子了吗?

温馨提示:冬至后,各地气候都进入一个最寒冷的阶段,小伙伴们要根据天气情况及时增添衣服,注意保暖噢;室内要通风换气,减少和抑制病菌病毒繁殖,尤其放假之前打扫好内务卫生噢;多吃补益身体的食物,如莲子、芡实、薏仁、赤豆、大枣、银耳等;保持畅达乐观,在家也要适当进行锻炼。

【责任编辑:士大夫】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