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美文】《千与千寻》:不忘来路,未来可期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当前位置: 首页 > 备考升学

【心理美文】《千与千寻》:不忘来路,未来可期

2021-12-24 16:28

来源:湘潭大学 余可欣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我只能送你到这里了,剩下的路你要自己走,不要回头。”

——电影《千与千寻》

通讯员余可欣)人生就是一列开往坟墓的列车,路途上会有很多站,很难有人可以自始至终陪着走完。我们一路成长,只能一路向前。所以,当陪你的人要下车时,即使不舍也该心存感激,然后挥手道别纵然往事难追,有前程可期。

被抹去名字的千寻为了救回父母,踏上前方未知的路,在歧途中收获成长。冒险路上,她从胆怯走向勇敢,始终不变的是一颗善良澄澈的心。每个人或许都曾有过一段迷茫岁月,被困在那段时光里,不得已在自我的挣扎中实现成长。走出幼稚迷惘的年岁,才更能理解,所谓成长就是舍弃一些东西,我们终将挥别过往,勇敢前行。

人总归要长大,哪怕再不情愿。千寻怀揣着满腔热情想要从汤婆婆手中解救被控制的生命,却发现一切并没有那么容易,在与命运抗争的过程中,她也被迫成长。接受一个平庸的自己,面对最真实的自己。与其贪恋从前的美好,不如一路向前看。即使有亲友陪伴,我们仍需独自面对这个世界,这是成长的必经之路。

电影《千与千寻》中对于成长的理解也浸润着日本美学的传统:物哀、幽玄、侘寂。当千寻与无脸男在无声的海上列车里并肩而坐时,时间仿佛被抽离开,生命中的寂静与疏离在这一刹那具象化。这恰如成长历程中会有的莫名感伤的情绪,也印证了成长的残酷:往昔已成回忆,我们只管向前。

所谓成熟,村上春树有这样的诠释:“你要做一个不动声色的大人了,不准情绪化,不准偷偷想念,不准回头看。去过自己另外的生活。你要听话,不是所有的鱼都会生活在同一片海里。”长大后,我们都要学会告别,包容这个世界的不完美。或许有些人遇见注定是为了分离,有些事被记住已足够美好,过往总是需要放手的,前路会有更多温暖的遇见。

成长是每个人的必经之路,我们步履匆匆,来不及回头。即便偶尔想念,也要收拾好心情,整装再出发,不忘来路,未来可期。

责编:尹宝鑫 姜淑彦 林婉婷)

【责任编辑:士大夫】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