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苦旅》:看脚下,不断行,莫存顺逆
余秋雨先生,于不惑之年,毅然辞去了官职,化身为一名旅人,踏上了探访世间文化古迹的路途,创下了《文化苦旅》这本散文集。书中用非一般的借景抒情,展现了中国所独有的古老历史气息。余老先生不仅用眼来欣赏这文化古迹,更用心去丈量这万丈河山的时光轨迹。
这本书通过类似于游记但又独具特色的方式,借助一个个历史悠久的物象,描绘了大漠孤云,江南烟雨;描写了黄河文明,历史兴衰;描述了中国文人的心路历程和中国文化的历史走向。
当我初次瞥见这本书时,青砖般的封面就让我感到了其厚重的文化内涵,书名之中的“苦”,不由让人内心一沉。那独特且富有艺术气息的文笔引诱着我们踏入那非凡的景象,细品之下,文字之中所印刻着的作者的思考与愿景又令人感叹非常。
整本书里外都透露出一股苍茫沉重而又雄壮的气息,一翻阅便有置身于山海之感。
一字一句跟着余老的足迹,由一两个渺小的景致,到祖国山河;由江南之景,到西域风光;由自然之景,到文人之心。文章内容包揽诸多,却又不显得臃肿和繁杂。久而久之,我的心也随之远走了。
“此散文集堪舆为‘大散文’,意味着大的格局、大的气度、大的视野。虽然著者的文笔是散文性的,但其眼光确实历史性的,有着超越文化历史现实之处。”
文中所提及的对文人的思考,与古人的对话,与天地之灵的交谈,一次次令人自我反思感悟。作者以独特的审美视角和哲学角度,灵性地观察着大千世界,赋予历史生命力,沟通了景与情。一经阅读,就会发现自己对于世界的思考方式 已然悄悄改变,能够更本质地去看世界。
《文化苦旅》这本书记录了文化之旅,也记录了人生之旅,每每翻阅都能有新的体悟。它虽没有直击内心的震撼,却也足够作为奔赴远方的行囊,在摸索前行道路上提供一星俩点的微光。其中神奇瑰丽的国景,不仅激发自身的文化自信。也能因知世界盛景而坦荡胸怀,让人产生对大千世界的向往,激励学习,引起对人生的思考,亦能指引人生的一二方向。
一本好书,是能够陪伴人一生的。好书值得分享,经典值得捧读。当手捧书本,手指感受着纸张的磨砂感时心灵也逐渐成长,这就是阅读的众多意义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