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人深省的“鸟笼效应”:人,越简单,越高级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当前位置: 首页 > 校园频道

发人深省的“鸟笼效应”:人,越简单,越高级

2021-12-27 12:59

来源:慈怀读书会 慈怀慈心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詹姆斯和好友物理学家卡尔森打赌:


“不久以后我一定会让你养上一只鸟。”    

卡尔森不以为然:“我不信,因为我从来没有想过要养一只鸟。”
 没过几天,恰逢卡尔森生日,詹姆斯特地送上一只精致的鸟笼。
 从此只要客人来访,看见书桌旁空荡荡的鸟笼,无一例外都会问:“教授,你养的鸟什么时候死了?”
 卡尔森只好一次次解释:“我从来就没有养过鸟。”
 可是,换来的却是客人困惑而不信任的目光。
 无奈之下,卡尔森只好买了一只鸟。
 这就是著名的心理学效应“鸟笼效应”。
 反观我们的生活,会发现这样的现象其实无处不在。
 那些我们舍不得扔掉的东西,就像多出来的这只鸟笼,最终会成为我们的桎梏。
只有精简自己的人生,才能够减少负累,轻装前行。
物质极简

 你是否也有过这样的经历:
 衣柜里的衣服塞得满满当当,但有一半以上的衣服,是自己不会再穿的;
 平时买东西附带的塑料袋子、外卖送的一次性餐具,总是忍不住塞进厨房的抽屉里;
 明明家里不是很大,但是每次收拾东西,都能把自己累得够呛。
 舍不得扔东西,不仅没有给我们带来幸福感,反而会大大降低生活质量。
 有位网友分享过自己的故事。
 她是一个很容易冲动消费的人,因此家里囤了很多用不上的东西。
 一年前她给孩子买了一条爬行垫,专门挑了大牌子。
 刚买回来有点味道,客服说晾一晾就好了,确实一周后味道没有了。
 到了冬天,暖气一开,味道又上来了,而且特别浓烈,她没舍得扔,收了起来。
 后来楼下邻居投诉嫌孩子脚步声太吵,又铺上了,为了阻隔气味,还在上面垫了条被子。
 谁知道,被子上也沾染了气味,怎么也洗不掉了,尽管如此,还是舍不得扔。
 索性就把爬行垫放在餐厅桌子下面当脚垫,但食物残渣掉在上面很难清扫。
 前段时间,在老公的强烈要求下,她终于狠心扔掉了。
 她说:


“终于不用再为了怎么用它绞尽脑汁,也不用再担心它的气味会引起孩子不适。    
   下定决心扔的时候,也没有那么舍不得,扔掉之后整个人心情愉快。”    



 从那以后,她不再轻易买东西,但是该扔的东西却是毫不犹豫。
 久而久之,家里变得空旷许多,日子也越过越好。
 《断舍离》的作者山下英子,写过一段话:


家庭空间只知道囤积东西而不知道清理,就如同一个储水池。    
   只不断地进水而不排水,最终会成为一池死水,表面看着清亮,底层都是烂泥。



 一个拥挤、混乱的家庭,难免会让我们感觉到不舒服。
 长期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下,很容易产生焦虑,甚至抑郁的情绪。
一个人最好的生活状态是物质极简,精神丰盈。
只有扔掉那些无用的东西,才能重新赢得对生活的掌控感。

欲望极简

 听过一句话说:


“大多数时刻,人的不快乐,并非来源于欲望得不到满足,而是欲望太多。”    



当一个人欲望很小的时候,生活中所有的小确幸都是惊喜。
 相反,不断膨胀的欲望,会让一个人迷失了初心。
 电影《第一炉香》里的葛薇龙,便是因为没有控制好自己的欲望,最终走向悲惨的结局。
 葛薇龙在香港求学,由于父母要回上海,她只能去投靠姑妈。
 姑妈为了笼络葛薇龙,给她准备了一橱子精致华丽的衣服。
 那一夜,她被这些漂亮的衣服迷花了眼,一件件地试穿。
 在和姑妈参加了几次宴会以后,葛薇龙渐渐喜欢上这种纸醉金迷的生活。
 她在觥筹交错中,荒废了自己的学业,也渐渐失去了自我。
 最终只能靠出卖色相,来维持表面光鲜亮丽的生活。
人生在世,有人为了锦衣华服奔走,有人为了虚名浮利沉沦。
过多的欲望,就像是一个黑洞,最终会一步步把你吞噬。
节制自己的欲望,才能在浮华的世间守住初心,修得清欢。

关系极简

 年轻时,我们也曾极力地扩大自己的社交圈,总以为多一个朋友便多一条路。
 直到经历了人情冷暖才发现,真正关心我们的人,其实寥寥无几。
 演员陶虹,曾经拿下过无数大奖,但是却在自己最红的时期,选择退出娱乐圈,回归家庭。
 她在综艺节目《女人30+》里,谈到过自己的一段“过气”经历:
 在她30多岁,事业正好时,身边围绕着一群朋友,所有人都会仰视她,高看她一眼。
 但是当她慢慢淡出视野,那些曾经对她很热情的朋友,即便看见她也会选择视而不见。
 她说:“这样的朋友不是一个,是一堆,是一群,是无数个。”
 那一刻,她突然懂得了“人情冷暖”、“人走茶凉”这些词的意思。


“你们把我当成一个过气的演员看了,是这么回事。”    



 许多人听了这番话觉得很扎心,但这又何尝不是生活中的真实写照?
 很多时候,我们费尽心思挤进的圈子,除了给我们增添疲惫,别无他用;
 我们小心翼翼维护的关系,在现实面前,脆弱得不堪一击。
听过一句话说:“酒肉朋友三千,不如三两知己懂你。”
人世间所有的关系,都是化繁为简的过程。
行走半生,得三五知音,便足以慰风尘。

心事极简
 看过这样一个故事。
 有位小和尚感觉自己每天都过得很痛苦,非常烦恼。
 师父把他带到一片空旷的土地上,问:“你抬头看看,看到了什么?”
 小和尚答:“天空。”
 “天空很大吧?”师父说,“但我用一只手就可以将整个天空遮起来。”
 小和尚不相信,师父说:“好,我做给你看。”
 只见师父用一只手掌盖住了他的双眼,问:“你现在看见天空了吗?”
 继而,师父把话题一转,说:


“生活中,一些小痛苦和小烦恼,就像这只手掌一样,看上去虽然很小,但如果总是放不下,就会遮住你人生的光芒和整个晴空。”    



 小和尚的经历,何尝不是我们每个人的遭遇?
 总有一些时候,我们会觉得生活很累,日子很难,似乎每天都在负重前行。
 但是真正困住我们的,是积压在心里很久的,放不下的过往,看不开的烦心事。
 一个人只有定期给自己的内心掸灰除尘,才能够还内心一片净土。
 有句话说得很好:
“越是高级的人生,越简单。简到极致,便是大智;简到极致,便是大美。”
 往后余生,无用的东西,该扔就扔;不合适的关系,当断则断;困扰你的心事,能放就放。
一个人只有拨开生活的繁杂,才能寻回内心的丰盈。
愿你我不为物所扰,不为情所困,过清简自在的一生。




【责任编辑:士大夫】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