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献如土滋养心灵 | 西南交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实践育人成果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当前位置: 首页 > 校园频道

奉献如土滋养心灵 | 西南交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实践育人成果

2021-12-29 14:16

来源:西南交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公众号 张润鑫等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让奉献如土滋养心灵,让志愿如木扎根成林

——记西南交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2021年实践育人成果


在校团委和学院党委领导下,西南交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团委切实履行组织青年、引导青年、服务青年、维护青年权益的职能,引导青年学生在实践中增长才干,实现实践育人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系统化发展。在2020-2021年度,依托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工作成效显著。

多措并举,科学组织社会实践活动

为了让广大青年学生在亲身参与中认识国情、了解社会,制定《西南交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优秀队伍评比办法》,学院团委积极组织召开专题学习培训会、安全培训会,对申报队伍进行精细指导。2020-2021学年,共组建寒假返乡调研社会实践队伍26支,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队伍16支,共有2支队伍获评校级优秀团队,得到各接受单位一致好评与肯定。



暑期“三下乡”实践活动照片


搭建平台,常态开展志愿服务活动

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在金牛区希望学校、西南交通大学附属中学、成都市血液中心等10个志愿服务基地继续进行志愿服务,本年度共计开展活动30余次,服务人次近9000人,累计时长近400小时。在第八届“交通•公益”志愿服务活动中,共立项校级活动5项,院级活动40项;积极响应“青春志愿•爱在社区”大学生志愿服务社区行动,在龙吟村社区、季柳园社区、战旗村社区等地开展人口普查、爱心支教、垃圾分类等活动。




结合专业,继续打造特色品牌活动

在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中充分发挥专业优势,引入“红土”文化和“大国工程”元素,让青年学生在实践中传递“竢实扬华,自强不息”的交大精神,培养对国家建设的责任感和自豪感。书信类志愿活动中,“小善叔叔”信箱与甘孜州留守儿童增添一份光亮,解忧信箱活动则帮助西南交大附中初高中生排忧解难,所写回信件达三百多封。不断完善与优化急救者培训、启航计划公益支教活动等系列特色品牌活动,促进志愿服务工作“动员广泛化、培训专业化、活动品牌化、服务基地化、参与大众化”。




西南交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将继续推进形成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实践育人有效途径,引导青年学生在亲身参与中增强实践能力、树立家国情怀,让“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蔚然成风。



【责任编辑:士大夫】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