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桑花儿开,芬芳飘四海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师频道

格桑花儿开,芬芳飘四海

2022-01-05 16:21

来源:青岛农业大学 王雯莹 刘畅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在青岛农业大学平度校区漫步,一定不难发现那一片格桑花海。格桑花儿开,静默地伴着青岛农大学子,清风徐来,芬芳扑鼻。

格桑花,原生于高原之上,不畏严寒风霜,是生命力最为顽强的花朵的代名词。“格桑”在藏语中是“幸福”的意思。相传很久之前,一位来自遥远国度的僧人途经藏族地区,利用当地的一种植物治好了这里严重的瘟疫,但这位高僧却因为操劳过度而去世。由于语言不通,当地的人们只记住僧人称这种植物为“格桑”,于是藏族人民把一切希望和幸福的美好事物称之为“格桑”。由此,格桑花便寄托了藏族人民期盼幸福吉祥的美好愿望。


格桑花儿开,迎风挺立枝蔓,将幸福随花香洒向远方。在日常生活中,亦有一群像格桑花一样的人。青海格桑花教育救助会,一个民间自行组织起来的公益组织,他们以格桑花为名,秉持着格桑花不惧寒风的坚毅与播撒幸福的无私,为西部的教育事业而付出,为西部孩子们带去美好的未来。社会上这样的公益组织数不胜数,致力于公益事业的人不计其数。他们像格桑花一样,不畏艰难,将爱心播洒,将幸福传递。


格桑花儿开,芬芳满青农。在青岛农业大学,像格桑花一样的同学们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开展了一系列三下乡活动,彰显了青岛农业大学“矢志三农、勤奋求实,自强不息、追求卓越,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办学特色。在这些活动中,青岛农大的学子们尽心尽力,各显神通。他们有的去支教,为乡村孩子们进行党史教育,启蒙思想、坚定孩子们顽强拼搏、不言放弃的精神;为孩子们讲解丰富有趣的地理特色课程,带他们了解祖国美丽山河;普及环境知识,培养孩子们保护环境的责任感;有的深入农地,针对植物医生需求度展开调研,充分利用专业知识,为解决祖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建言献策;还有的同学利用专业优势,拍摄了前往乡村的宣传片,并在当地纪念馆化身为志愿者和宣讲员,为乡村振兴的宣传贡献自己的力量。他们舍弃自己节假日休息的时间,汗洒在荒郊田野、奔往在乡间小路,他们从中感受到辛苦与不易,同时也切身体会到三下乡活动的重要性。他们将幸福带去乡村,也寻找到了属于自己青春的幸福。


格桑花儿开,芬芳七十载。青岛农业大学建校七十年以来,正是有无数像格桑花一样的青农人的无私奉献,青岛农大才能在前进的路上走得更加坚定。一代又一代教师在这里挥洒自己的青春,一届又一届学生用在这里学到的知识回报母校,回报社会。一代代青农人与母校同行,与时代同行,做勇担强农兴农使命的格桑花。


格桑花儿开,芬芳飘四海。转眼间,格桑花儿已陪伴青农学子近百日。初来乍到之时,格桑花儿摇曳着迎接新生们的到来,一看到它便想起那句耳熟能详的歌谣“妈妈格桑拉”,抚慰异乡学子们的思乡之情。军训时,格桑花儿同学子们一起站立在炎阳之下,奋力张扬着花瓣,为学子们加油助威。开课之后,青岛农大的同学们又在格桑花的陪伴下慢慢适应了大学生活,熟悉了大学课堂,他们伴着花香汲取知识,在格桑花儿的熏陶下慢慢成长。秋雨袭来,寒风乍至,格桑花却依旧挺立,播撒花香,激励着青岛农业大学的学子们不畏艰险,寻找真正的人生幸福,亦将幸福播撒远方。


/ 王雯莹 刘畅

/ 王雯莹 青岛农业大学新闻网


【责任编辑:士大夫】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