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大学物电学院辅导员冯晓的担当
骤然打响的疫情防控阻击战让住在校内的冯晓老师顿感身上沉甸甸的责任。学生的安危、封校后学生的日常生活都让她放心不下。她知道,把每一名学生守护好,引导好,安抚好,就是为打赢这场“疫”战作贡献。
于是她立即带上生活必需品入住学生宿舍,在形势最紧张、疫情最吃劲的时刻,坚定地与学生在一起,从24小时开机模式转换为24小时与学生同吃同住同生活!她默默坚守岗位,徘徊在学生食堂和宿舍之间,为抗“疫”贡献自己的力量,表现出了“情系学生”的高尚师德,受到师生的一致赞扬。
小队集结,迅速战疫
当接到通知要进行全员核酸检测时,冯晓老师立即与其他辅导员一起组建物电学院党员志愿者服务队,带领着志愿者学生排查在校生情况。对于存疑信息,逐条核实,确定准确的在校生名单。在确定了核酸检测的流程和时间安排后,她和其他辅导员又带领志愿者队伍组织全院一千多名学生顺利完成截止目前的十二轮核酸检测。
坚守疫线,无言奉献
12月29日早上,冯晓老师在完成岗位调度,还没来得及整理自己的值班室内务,就紧急指导楼宇内党团干部、积极分子,组建楼长(辅导员)—层长(党团干部和积极分子)—舍长的三级联动服务管理机制,坚守值班岗位,让党旗在防控疫情斗争第一线高高飘扬。北方的冬天寒风凛冽,她关心着每个宿舍的学生有没有吃饭,却忘记自己一直没有吃饭。同事深知这位“工作狂”为了学生,会达到忘我的境地,在给她带早饭时额外多带了4个包子,可她都分给志愿者同学了,仅有的一个鸡蛋和一杯豆浆也送给了石油学院一位因低血糖而晕厥的同学,这一举动,深深感动了在场的每一位同学和老师!分到早餐的同学们,发自内心深处的一声“谢谢老师”,让冯晓老师倍感开心与欣慰。
巧用心思,用心守护
为了减少校内学生聚集和楼宇之间交叉接触,冯晓根据学校防控要求和细则,从严从实从细抓落实,设计了疫情期间16号公寓出入证,一日三餐由辅导员和志愿者协助各楼层长在一楼大厅闸机处收取出入证,取餐返回后发放出入证,以便随时掌握学生外出人数,按时返回情况,并且根据出入证的信息也能清楚的掌握每天各宿舍就餐和外出取餐同学的详细情况。
冯晓积极组建立16号公寓舍长、党员、积极分子、班团干部微信群和各楼层层长微信群,随时听取同学们在封闭管理期间关于就餐、生活保障等方面的意见,同时对防疫最新消息的通知,对防控工作的宣传和对学生心态的引导,让学生时刻都能感受到学校的关心、辅导员的爱心和面对疫情的信心。
由于疫情影响、公寓楼封闭管理和个人等因素,部分学生在生活、毕业论文、就业等方面产生疑虑和困难,她及时掌握情况并和相关学院反映学生具体情况,协调和借助校内校外资源,帮助学生购买药物、购买生活用品、打印扫描材料、取快递,全力做好学生服务保障工作。为提升学生线上上课的效率,她主动帮助低年级学生联系、搬运高年级同学的书籍,确保学生做到防疫和学习两不误。
冯晓每晚在楼门关闭后带领各楼层长进入学生宿舍了解疏导学生在学习、生活、情感、心理等方面的困惑,并时刻叮嘱学生戴口罩、勤洗手、多通风、少聚集,合理规划学生每日安排表,保持宿舍卫生,注意用电安全。充分运用学校发放口罩、元旦礼包的机会,深入宿舍开展疫情期间的思想教育,获得学生以及学生家长的支持和认可。
面对近六百名学生的这样一个群体,要做到不遗漏一个学生,不错过一条工作安排,她经常手机不离身,询问学生情况,摸排学生状况,统计各类数据,做好上级下发的各类指令。她说,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要充分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作用,让学生感受到温度,让家长感受到热度,让这场疫战不再可怕。
心怀希望,共盼春来
冯晓勇于担当,耐心细致的工作为师生们带来了正能量,用爱和责任为学校师生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了一份力量。艰难困苦、玉汝于成。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没有一个春天不会到来,疫情终将过去,繁华必将如常!
辅导员作为学生工作最一线的岗位,他们关心着所有学生的安危,所有的努力与付出只为换来学生的“一切安好”。相信全体辅导员定会凝心聚力,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役中散发他们在平凡岗位上最坚毅的光芒,让我们共同期待校园重回往日喧闹的时光。
制作 | 卜卜人
图片 | 延安大学物电学院党委
核稿 | 刘小淼
审核老师 | 张咪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