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跬园之声】第七十一期:在科幻研究的事迹中思索社会和人生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当前位置: 首页 > 备考升学

【跬园之声】第七十一期:在科幻研究的事迹中思索社会和人生

2022-01-11 14:07

来源:长春工程学院校网通站 夏嘉远 于佳琪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科幻小说想必是我们经常看的一种书籍,但看多之后我们或许会感受到书中的内容与我们的日常生活十分遥远,而我们阅读书中的内容时,就像是在阅读某人的经历,从而让我们暂时离开当前的世界,起到一定放松心情的作用。那么我们该如何阅读这些科幻小说,从而将里面对我们有用的内容和知识为我们所用呢?希望下面分享的两本书能够给你带来答案。

《球状闪电》是刘慈欣在2005年写的一本以球状闪电为中心展开的长篇科学幻想小说,书中描述了男主角历经球状闪电之后对其的研究历程,向我们展现了一个独特、神秘而离奇的世界。在故事中,主角对待球状闪电的态度变化是本书的重要主线:起先是恐惧,然后是痴迷,最后是畏惧。而他自己的思想,则是从了解未知的渴望变化为向往和平的时代。与此同时,他还有一些对于人生的回忆与思考……

(今天我为大家朗读的是《球状闪电》中的片段)

爸爸又干了半杯酒,然后转向我,“其实,儿子,过一个美妙的人生并不难,听爸爸教你:你选一个公认的世界难题,最好是只用一张纸和一只铅笔的数学难题,比如歌德巴赫猜想或费尔马大定理什么的,或连纸笔都不要的纯自然哲学难题,比如宇宙的本源之类,投入全部身心钻研,只问耕耘不问收获,不知不觉的专注中,一辈子也就过去了。人们常说的寄托,也就是这么回事。或是相反,把挣钱作为惟一的目标,所有的时间都想着怎么挣,也不问挣来干什么用,到死的时候像葛朗台一样抱者一堆金币说:啊,真暖和啊……所以,美妙人生的关键在于你能迷上什么东西。比如我——”爸爸指指房间里到处摆放着的那些小幅水彩画,它们的技法都很传统,画得中规中矩,从中看不出什么灵气来。这些画映着窗外的电光,像一群闪动的屏幕,“我迷上了画画,虽然知道自己成不了梵高。”

(图片来源:桑焱阳)  

《三体Ⅰ》是刘慈欣在2006年创作的系列长篇科幻小说的一部曲,作品讲述了地球人类文明和三体文明刚刚开始接触时的信息交流、相互博弈,为接下来二部曲《三体Ⅱ》内容的讲述埋下伏笔。在故事中,地球上的人类在逐渐接触三体文明时,先是通过与内奸的对抗初步了解了三体文明的存在,变成了之后在分析联络记录时的惊慌,最后再到全体科研人员看到三体人用“智子”形成的幻影警告时的恐慌。不过在这时,有一些科学家站了出来,开始鼓舞人类,激励人类,让人类勇敢地去与三体人抗争。

(今天我为大家朗读的是《三体Ⅰ》中的片段)

看看吧,这就是虫子,它们的技术与我们的差距,远大于我们与三体文明的差距。人类竭尽全力消灭它们,用尽各种毒剂,用飞机喷撒,引进和培养它们的天敌,搜寻并毁掉它们的卵,用基因改造使它们绝育;用火烧它们,用水淹它们,每个家庭都有对付它们的灭害灵,每个办公桌下都有像苍蝇拍这种击杀它们的武器……这场漫长的战争伴随着整个人类文明,现在仍然胜负未定,虫子并没有被灭绝,它们照样傲行于天地之间,它们的数量也并不比人类出现前少。把人类看作虫子的三体人似乎忘记了一个事实:虫子从来就没有被真正战胜过。

(图片来源:桑焱阳)    

科幻小说精彩刺激,让我们在阅读时为之一振,同时,科幻也为科学提供了一定的展望空间,倘若让我们去理解、感受书中那些科研先锋的精神和热血,将他们的品质联系到我们的生活中,让我们去改善、纠正我们的品行,以不惧困难的精神进行钻研与学习,以忘我付出的精神投入到日常工作中,也不是能将书中的内容为我们所用吗?

本期内容在这就要结束了,感谢大家的收听,我们下期再见!

【责任编辑:士大夫】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