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教日记|以爱之名,点亮每一颗星
2021年8月,一群来自不同地方,不同专业的大学生怀揣着支教梦想,从兰州出发,去到甘肃部分县区接力开展为期一年的基础教育工作。今天,让我们一起来聆听西北师范大学研究生支教团天祝分队的故事……
(天祝分队合影)
出发前,我们就在网上搜索了天祝的气候、人文、环境,也对这里进行了无数次的想象,带着忐忑与激动的心情坐上开往天祝的车……
(沿路风景)
果不其然,由于天祝的地势较高,穿着短袖的我们禁不住高原“夏日暖阳”的温柔抚摸,一下车就急忙套上外套。还没来得及感叹气温的变化,寒意就被早早等候在校门口的老师们的热情驱散了。走进校园,看到孩子们一张张稚嫩的脸庞,听到一声声童真的问候时,所有的不适都在那一刻烟消云散,只剩下对未来教学生活的憧憬和期待。
(黄湘涛讲解如何正确认识情绪)
经过几天的纠结,终于选定了第一堂课的主题,从课堂引入、活动选择、环节过渡、书写教案,到制作完成课件,黄湘涛已经蓄势待发。走上讲台,便立刻进入状态。40分钟说长也不长,到下课都感觉意犹未尽,一开始的紧张都在上课过程中慢慢消失,而唯一证明它存在过的,是直到下课才发现自己背上的汗水已经浸透衣衫。回到办公室,细细反思刚才上课的场景,吸取经验,调整上课指令,为接下来的教学做更加充分的准备。
(姚婷批改学生作业)
姚婷是一名师范生,结合专业所学,她很容易和孩子们打成一片,但如何做好“学生”与“教师”的身份转化,这是姚婷常常思考的问题。这里的工作,需要扎扎实实准备教案,收集资料,提前做好一切突发情况的预案;需要认真处理学校老师交给她的每一份工作,不能有一丝的懈怠和马虎;需要用自己尽可能多的耐心和细心去回应每一个孩子的提问,即使那天的心情乌云密布,惆怅难消。姚婷说:“我知道哪怕这条路会很艰辛,但我一定能克服困难!”
(天祝火车站)
来到天祝的这四个月中,我们感受到了多方的温暖,我们明白,这是对我们极大的希望与期许。在教学中,我们认真备课,主动向有经验的教师请教教学方法,积极反思总结,争取每一堂课都能让学生参与课堂,一起感受知识的力量。
(丁芳在开展课后辅导)
(唐月晨与学校老师论讨教学方法)
在课堂外,我们合理利用资源,在孩子们心中根植爱国主义情怀,将看到、听到的外界信息经过我们的理解再传递给他们,希望能引起孩子们的好奇心,鼓励他们拥有远大的抱负和理想。
(学习张富清同志先进事迹)
(雒亚敏开展“心愿存折”活动)
疫情时,我们积极响应学校号召,参与到疫情防控的志愿服务中,组织学生做核酸检测、维护秩序,在停课前,认真核对每位学生的信息表,确保他们都能安全到家。
(雒亚敏配合医护人员开展核酸检测工作)
知术欲圆,行旨须直。作为一名师大人,我们牢记校训精神,坚守“学高为师 身正为范”的誓言,接过前人的支教接力棒,在祖国西部继续书写好教育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