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后辅导员与00后大学生的思想碰撞
1、“95后”辅导员具有强大的亲和力
“95后”辅导员大多数作为独生子女,他们具有待人相对随和、热情开朗、乐于分享、乐于关心他人和善于请教前辈的特点。他们多元的思想观念、极小的年龄差,使得他们更具亲和力,更容易和学生打成一片,更深入走入学生群里,走进学生心中。他们能够接受和吸收各种文化,能够站在学生角度去理解一些做法并利用恰当的方式去解决学生的问题。
2、“95后”辅导员具有敏感性的特点
作为年龄代沟不大的95后辅导员,他们能够更好地把握学生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开展工作,处理事情相对灵活多样,突破了传统的辅导教育思维,跟学生交往、互动的方式也更加新潮。因此,他们面对日常管理中的隐秘性问题十分敏感,能够在某种程度上弥补经验不足的缺陷,能够多角度、多方式、较快速地去了解情况、分析情况、汇报情况和处理情况,能够及时有效地能够把学生的问题扼杀在萌芽之中,防范和避免突发性事件和群体性事件的发生,最大限度的警惕错误思潮,保证学生健康发展,融入社会。
3、“95后”辅导员具有较大的网络正向影响力
作为中国互联网的“第一代”网民,“95后”辅导员受互联网时代发展的影响,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网络战场的生力军。能够从网络角度引导学生关心国家的前途和命运,时刻关注着社会的现实和问题,主动关怀人民的利益和生活,帮助学生梳理正确的人身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一、“00后”大学生我们需要再认识的是什么?
1.“00后”的时间跨度。“00后”生于改革开放后的第三个十年,一出生就享受物质丰富、网络发达的巨大成果,眼界更为开放,兴趣爱好更为广泛,思想观念更为多元与兼容。
2.社会发展的烙印明显。“00后”感受到了祖国从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全过程,加入世贸、神舟升天、蛟龙入海、北京奥运、一带一路、北斗导航、脱贫攻坚的胜利、小康社会的实现,中国国际地位和影响力显著提升,具有较高的国家自信和民族认同感。
3.疫情的突袭见证担当。疫情期间,“00后”参与了线上线下多种志愿服务,在此次疫情防控中,他们有勇气,有担当,会凭借自己的力量提醒其他人,为疫情防控胜利添砖加瓦,具有新时代的青年担当。
4.奥运赛场的国家荣誉。杨倩、全红婵等“00后”在本届东京奥运会上收获满满,面对国旗,他们放下手里的鲜花,整装肃立,高唱着义勇军进行曲,这个时刻他们承载的是国家的荣誉,更是民族的希望。
二、“00后”大学生的身心特点是什么?
1.思想上的特点
“00后”大学生的成长背景是经济全球化,享受着社会发展的福利,生活中的物质比较丰富,自我意识凸显,在学习生活中行为乖张,追求自由,更愿意以自己的思维方式评判他人,个性鲜明,同时他们乐观向上,敢于创新,积极享受网络带来的获取知识的便捷性,因此具有思想多元与政治简单并存、物质满足与精神缺失并存、自我需求与团队排斥并存、公共意识与实用主义并存等特点。
2.行为上的特点
“00后”大学生基本上不会为生活费用发愁,在他们的人生规划中,较少关注物质,更注重个体的情感体验和价值实现。在成长过程中,因为父母的教育程度普遍较高,父母更愿意与其保持一种平等、开放、互动的亲子关系,父母对“00后”的教育是身体力行教育、陪伴教育和情感教育,这样的教育理念与方式,使得“00后”大学生自主学习的意愿比较强烈,且倾向于学习自己喜欢的知识大于实际需要的知识。“00后”大学生普遍具有较强的网络学习、网络消费、网络社交、网络娱乐的能力,经常会出现“尬聊”、“躺平”、“扎心了”、“打Call”、“佛系”、“吃鸡”等网络热词。他们的人生理想是务实的,在他们看来,宏观抽象的远大理想不如老老实实在现实社会中奋斗出自己的未来,他们更倾向于收获要靠自己的努力。
三、“00”后大学生需要解决的思想问题是什么?
1.个人主义浓厚,合作意识薄弱。“00后”大学生从小就见多识广,在文体活动、知识竞赛等中表现突出,同时,受社会环境与家庭教育导向影响,常常以自我为中心,强调个人的主观感受,在竞争中忽略或减弱了团队意识往往导致他们过于追求个人成功。
2.思想上涉猎广泛,缺乏辨别力。全球化、信息化、网络化,使“00 后”拥有了更为便利的互联网,强烈的求知欲和宽广的信息平台使他们成为了新事物的热衷者和追随者。但由于自身生活阅历不深,缺乏社会政治经验和社会实践的锻炼,他们对许多复杂的社会问题的看法往往简单化、片面化,缺乏辨别力。
3.心理问题凸显,抗挫能力较弱。“00 后”大学生对未来充满了自信与激情,他们坚信自己的处事能力,成长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时期,社会环境复杂,价值观念多元化,使许多大学生不能正确树立稳定的信仰理念,精神空虚,因而心理承受能力不强,经不起挫折。
四、“00”后大学生思想引领方式是什么?
找准“00后”大学生引领的着力点,重视科学理论引领。挖掘“00后”大学生身上的闪光点,重视主体能力激发。瞄准“00后”大学生生活的兴趣点,重视网络技术运用。结合“00后”大学生的身份特点和兴趣爱好,建立QQ群、微信群进行单一或者群体交流,建立微信公众号、微博、抖音、B站等宣传思想政治教育信息,这种方式更易于让“00”后大学生所接受,打造互联网平台思政教育新阵地。激活“00后”大学生学习的兴趣点,注重教师品牌树立。“00”后大学生有高度的崇拜感,他们喜欢有真才实学、博闻广识、幽默风趣的老师。结合新时代赋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使命,深入开展辅导员综合素养提升活动,作为高校辅导员,要不断学习和更新自己的知识储备,加强道德修养,提高个人素质和业务能力,了解学生所学专业知识,展现新时代高校辅导员的人格魅力,激发“00后”学习模仿的兴趣点。
五、“00后”大学生来了辅导员该做什么?
1.打破传统观念,融入“00后”。在与学生交流中增强“服务意识”、“责任意识”、“平等意识”,辅导员应该加强与学生沟通的主动性。淡化权威性,走进学生生活、走进学生课堂、走进学生活动、走进学生手机、走进学生头脑,以“00后”心态去面对学生、用“00后”思维去管理学生,这样才能让学生“亲其师信其道”达到师生共同成长的育人效果。
2.提升专业技能,带动“00后”。“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辅导员要熟悉工作的“九大职责”,熟悉学校规章制度,做学生在校生活与学习事务的“活字典”,才能顺利应对学生的“十万个为什么”,才能有效解决学生在校园生活中遇到的问题,进而实现学生信赖,家长认可,学校放心的工作局面。
3.保持公平公正,示范“00后”。“不患寡而患不均”,在对待学生评优选先、奖助补贷等各项工作中要保障每一位学生的权利,不因亲疏远近而有所偏颇;在进行思想教育时,不能采取“忽略注意”。相反,对学业后进生、心理问题学生,贫困生等特殊群体要给予更多的鼓励和帮助。
4.放管而不脱管,引导“00后”。“只有能够激发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要充分唤醒全员自我服务与管理的意识,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
5.杜绝“草木皆兵”,感动“00后”。辅导员在整个工作过程中要运筹帷幄、防微杜渐,少做或不做“亡羊补牢”、“马后炮”的工作。在管理时要学会下放权力、发挥班干部的作用,要敢于放权,锻炼出班级的核心队伍;在处理学生思想问题时,不能简单的只要班级出现一点“苗头”就狠狠杀下去,这样的班级在短时间内一片风平浪静,但是平静的背后隐藏着什么问题,我们辅导员根本就一无所知,等到大问题出现,再去惊叹学生怎么变化这么快;要善于“精准思政”,在处理问题的过程中慎重使用惩罚,加重思想交流。小错误给他点回旋余地,有整改的目标,才能减少犯大错的几率。
6.抢占互联网阵地,影响“00后”。重视网络育人效应,充分运用好新媒体的红利,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做实网络思政的大格局,辅导员过不了网络关就过不了青年关。用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接近他们、了解他们,从而潜移默化的对他们开展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