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爱驱散阴霾,用心融化坚冰 ——和抑郁症学生相处的这三年
“孙老师,小雪(化名)以后就是你的学生了,以后得多关注一下了,毕竟这个学生的情况有点特殊”。当领导把这个“艰巨”的任务“下达”给我的时候,我一时也显得有些不知所措甚至是茫然,脑海中只是依稀记得这个叫小雪的学生大一的时候因为人际关系问题而导致抑郁症,进而休学一年。目前休学期满,这下子她要复学来到我的班里了。带着些许的忐忑和不安,我见到了小雪和她的母亲,小雪比休学之前胖了许多,眼神里却少了以往的灵气多了一些惶恐,甚至可以说是“呆滞”。她妈妈告诉我,只要小雪按时服药,老师多加关注,相信她是可以完成学业的。就这样,尽管心里没有底,我还是开始了和小雪漫长的三年相处!
情景一:“为什么他们不愿意理我?”
小雪复学后没多久便找到我反应:“老师,我感觉我们宿舍的舍友好像都不愿意理我,有时候我主动和他们说话,他们只是礼貌性地应答一下,并不多和我交谈。”得知小雪的反馈后,我找来了同宿舍的舍友来了解情况,舍友们表示并不存在小雪说的情况,他们在宿舍里面彼此之间的谈话也都是如此,忙的时候也许顾不上多聊,不忙的时候才会多聊一些,也许小雪和他们说话的时候大家都在忙碌,所以把她忽略了。
情景二:“我也想要朋友!”
自从小雪复学后,微信聊天便成了我们沟通的最常用的方式。这天小雪又在微信给我留言了:“老师,我看咱们班很多同学都有和自己关系亲近的朋友,可是我却没有,看到他们每天下课一起去食堂吃饭的样子,我真的很羡慕,我也想要朋友!”
情景三:“老师,我考不好同学们会怎么看我?”
几乎每次临近期末考试或者有大型考试前,我都能收到小雪的求助,极度的不自信和担忧每次都会让这个脆弱的女孩走到崩溃的边缘。她太在意外界对自己的看法了,哪怕仅仅是一次小测验都能让她倍感压力,“老师,我考不好同学们会怎么看我?老师们又会怎么看我?那您会不会对我也失去信心呢?”
情景四:“老师,我又对我妈妈发火了!”
大三的时候,小雪的父母协议离婚了,对于其父母的行为我不作评价,但是这件事情对于小雪的病情无疑不会起到任何有益的作用。自此之后,我就经常接到小雪母亲的各种求助,我能感受到一位单亲母亲在面临一个抑郁症女儿时那种无助和自责,而小雪在这件事情之后和我说的最多的就是:“老师,我又对我妈妈发火了,只是很小的一件事情,但是我也不知道为什么我当时会那么生气。”
情景五:“老师,谢谢您,没有您的帮助就没有我的现在!”
手机响了,小雪发来了好长一段文字:“老师,谢谢您,没有您的帮助就没有我的现在,也许根本不可能顺利毕业,老师您是我生命中的贵人,感谢您!……”和小雪相处的三年里,其中的各种滋味只有真正经历过的我才能真正读懂吧!好样的,姑娘!
通过上面几个场景描述不难看出,这是一起典型的由于人际关系引发的心理问题学生工作,上述场景就是我和小雪三年相处的点滴真实写照。小雪是因为人际关系问题引发的抑郁症,在高中时就已经出现,后经过治疗好转。大学期间再次因为人际关系问题病情反复,经过医务人员、家长和我的共同努力,小雪才得以顺利完成学业,走向工作岗位。针对小雪的情况,我主要做了如下几方面的工作。
第一,安排主要班委做好“卧底”工作。小雪非常在意同学们对自己的看法,也非常渴望在班里找到几个好朋友。鉴于小雪病情的复杂性,我特意安排了班内几个主要班委“充当”小雪的朋友,这几个班委会在不引起小雪“质疑”的前提之下陪伴她学习、吃饭、聊天。这一点在小雪的日常生活中起到了非常大的帮助作用,而且这几个班委由小雪最初的“假朋友”到最后的“真朋友”也是出乎我的意料。
第二,关注学生“微动态”,适时进行干预。由于我有小雪的微信,小雪朋友圈的一举一动都是我关注的焦点,我可以通过她的状态去判断她最近的心情,适时进行干预。小雪是一个特别感性的孩子,我就通过感性教育引导的方法和她进行沟通。例如聊天的过程中聊到动情之处,小雪提出想要一个拥抱,这时候我就及时给她一个拥抱,让她感受到温暖;考试之前适时鼓励等。
第三,给宿舍成员做好“思想工作”。小雪日常生活的主要范围除了教室就是宿舍了,和宿舍成员的关系也直接关乎到她的情绪稳定问题。基于小雪的特殊情况,我提前和同宿舍的同学进行过沟通,号召大家以“爱心”去温暖小雪内心中的苦闷。我的良苦用心也得到了同学们的积极响应和配合并且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第四,密切联系家长,求助医务人员。自从小雪复学到我这里后,我和小雪的父母就一直保持着十分密切的联系。及时向家长汇报小雪在校期间的各种表现,了解小雪在家的各种动态等。但是毕竟抑郁症光依靠辅导员一个人的力量是不行的,在小雪病情出现反复的时候,我还是建议父母带小雪到了正规的医院做了进一步的心理咨询和治疗,这也是保证小雪顺利完成学业的一项必不可少的条件。
第五,有困难及时向上级汇报。由于抑郁症的复杂性,我在和小雪相处的这三年中也遇到了很多困难和让自己棘手的问题。这种情况下我都会第一时间向主管领导进行汇报,征得领导的帮助和支持,保证了工作的顺利开展和实施。小雪父母离异后情绪一度出现极度不稳定的情况,为了避免意外的发生,我在征求了领导的意见之后安排了小雪校外住宿,其父母进行陪读,家校联合对小雪进行教育引导。
第六,学会换位思考,引导学会感恩。我一直告诉小雪,人际关系并非她想的那么复杂,人心都是肉长的,只要自己是真心和别人交往,大家都会接纳自己的。与人相处要学会换位思考,站在别人的角度去思考问题,有时候就会看得更清楚一些。,不要想当然地认为其他同学不喜欢自己,也不能简单地要求所有人都要以自己为中心。还有就是不要过于在意他人的看法,这样只会让自己活得很累,勇敢做自己也许会有更好的结果。此外离异之后的小雪妈妈生活十分不易,一方面需要照顾小雪,另外一方面还要协调好单位的各项事务,但是小雪却经常因为一些生活琐事和母亲发生口角,引得其母亲经常倍感无助。为了让小雪学会感恩,我也经常对小雪进行感恩教育,让她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学会站在母亲的角度考虑问题,体谅母亲的难处和不易,不要再让母亲为了一些无伤大雅的生活小事而暗自神伤。
三年的时间里,我通过多种方式密切关注小雪的动态和心理变化,及时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应对策略,用自己实际行动和同学们的爱心为小雪顺利完成学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就在小雪毕业一周年之际,我的知小雪顺利考取张家口市事业单位的好消息,也算是对我三年来工作的一个最好汇报。
经验与启示
本案例的处理和解决经历了一个较为复杂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深深意识到辅导员肩头责任的重大和工作艺术的重要,要想处理好心理异常学生工作,一定要设身处地地站在学生和家长角度思考问题,急人所急,想人所想。另外心理问题学生的干预单纯依靠辅导员自身的力量是很难完成的,必须依靠外界多方面的帮助和配合才能做好。本案例中,如果没有领导的支持、学生们的理解、家长的配合、医务人员的救治是不可能完成的,所以在开展此类学生工作的时候辅导员一定要量力而行,超过自身工作能力时一定要及时上报,寻求外界帮助,否出现严重后果就悔之晚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