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寻与前进 ——浅析《麦田里的守望者》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当前位置: 首页 > 校园频道

找寻与前进 ——浅析《麦田里的守望者》

2022-01-19 15:23

来源:齐齐哈尔大学 王端端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找寻与前进

——浅析《麦田里的守望者》

作品简介

塞林格将故事的起止局限于16岁的中学生霍尔顿·考尔菲德从离开学校到纽约游荡的三天时间内,并借鉴了意识流天马行空的写作方法,充分探索了一个十几岁少年的内心世界。

作者简介

杰罗姆·大卫·塞林格(Jerome David Salinger,1919年1月1日-2010年1月27日) ,男,美国作家,出生于纽约,父亲是犹太进口商。15岁时,入一军事学院学习并获得文凭,1942年,开始军旅生涯,1946年退伍之后,正式投入文学创作。他于1951年发表的著名小说《麦田里的守望者》被认为是二十世纪美国文学的经典作品之一,引起世界性轰动,尤其受到美国学生的疯狂追捧。他发表的著作还包括《弗兰尼和卓埃》、《高举屋梁,木匠们》等。2010年1月27日,杰罗姆·大卫·塞林格在位于美国新罕布什尔州的家中去世,享年91岁。

作品内容

“有一类人,他们在一生中这一时期或某一时期,想要寻找某种他们的环境无法提供的东西,或者寻找只是他们认为自己的环境无法提供的东西。于是他们停止寻找。他们甚至在还未真正开始寻找之前就停止寻找。”

主角或者说是作者不是这样一类人,他们并未放弃而是一直不忘初心的寻找,但是他们想寻找的东西太难找到,于是他们望着身边这一群已经停止寻找的人陷入了彷徨。

 “我想你这样骑着马瞎跑的人,一旦摔下马来,可不是玩儿的——那是很特殊,很可怕的一跤,很多摔下去马来的人一个劲的往下掉,他们在往下掉的过程中并不知道他们在下落。”

这种像主角或作者在一群停止寻找的人群中不忘初心一直寻找的人,一旦陷入彷徨,很容易就摔下马来,一直下落,一直堕落,就像垮掉的那一代。

其实在我们离开高中时,哪个有自己想法的人不曾怀揣一个不易从所处环境中寻找到的梦想而努力去追寻它那? 你不执着,意志不坚定,那就成为了早已停止寻找的人,而你太执着,意志坚定而路途坎坷时,你就会很长一段时间处于彷徨过程中,而彷徨中的你就是骑在马上的人,你朝每个方向努力试图寻找就如骑马瞎走,此时你意志动摇那就很容易跌落马下,你不甘却又无能为力,那你就会堕落,一直往下落,而你却不能明知。

书中霍尔顿深知怀揣梦想在不断寻找的人一旦陷入彷徨就很容易跌落马下,于是他想做他们的守望者,防止他们在寻梦过程中堕落。霍尔顿见惯了校园里、社会上的假模假式、物质至上,他也在不断追寻但被社会家庭所束缚,他的动力快被消磨殆尽,他不想这些阻碍自己的东西再去阻碍、影响每一个追梦人,于是他希望自己能够成为他们的守望者。

总得来说其实每一个追梦人都是追求做真正自己的人,不虚伪,不攀岩附会,不假模假式,展现出内心里真正的自我。








【责任编辑:士大夫】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