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丝3000万!他是从青岛农大传媒学院走出的百大UP主!
他是Bilibili的百大UP主“小片片说大片”,致力于创作“让世界上没有看不懂的烧脑片”;他是“戴着眼镜拿着话筒的阿拉斯加片片”,用放大镜式的观影分析,挖掘作品中的隐藏信息;他是粉丝心中的“肝帝”,用每日一更的影视解说,极大丰富了观众的观影感受。他是青岛农业大学广播电视编导专业2007级毕业生吕刚。
吕刚2011年毕业后前往北京工作,4年后创办“小片片说大片”账号,先后以此ID入驻腾讯、微博、Bilibili等网站,专注于悬疑片、电视剧的深度解读,获得2019年、2020年百大UP主、微博百大视频号等一系列荣誉,全网粉丝总共累计3000多万。
奔赴热爱,精彩才刚刚开始
从小就喜欢电影和电视创作的吕刚在填报高考志愿时毅然决然地选择了青岛农业大学的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因为热爱而做出的这个选择为他之后的别样人生按下了启动键,属于他的青春故事也开始了。
大学时期的专业课,如摄影艺术与技术、摄像艺术与技术、影视导演基础等,在吕刚看来都充满了乐趣。在这期间,他和同学们经常一起合作拍摄短片,对悬疑片的喜爱从那时起,深刻影响着他的作品风格。虽然只是十几分钟的故事片,吕刚却总能用几个角色讲述出复杂的、相互交织的故事线。
吕刚在准备毕业作品短片《无锁不能》时,因为成员临近毕业,大家的时间很难协调,拍摄作品的时间被大大压缩。只有在正式开机之前把所有的准备工作做好,拍摄才能顺利完成。因此,他把脚本写得清晰明确,并提前确定了所有的拍摄场地、天气、道具、灯光等。那时的他准备睡觉时,脑海中就呈现出一个个镜头的画面,常常激动得睡不着觉。毕业完成后被选中公开展播,获得了老师和同学们的好评。内容有趣、逻辑线清晰是他收到最多的评价。
在新闻学等理论课堂上,吕刚听着专业老师谈论起全球要闻,深入浅出,案例详实,这让他逐渐确定了自己的就业方向;而剪辑、编剧等实务课上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则为视频后期剪辑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帮助他一步一个脚印地奔赴热爱。第三届山东省大学生数字影像大赛中,吕刚拍摄的公益广告获得了二等奖。
不断探索,开启别样人生
大学毕业后,吕刚并没有立刻开始自媒体视频创作之路,先后从事了综艺节目、影评节目、美妆拍摄剪辑、编剧等相关工作,在不断的尝试中,他重新找回自己的兴趣与内心的需求。电影《超能陆战队》的上映和大白这一形象的走红引起了吕刚的注意,他在观看了这部电影后,想到自己或许可以结合专业课中练习的影评谈一下有关这部电影的内容和拍摄剪辑手法,也算是小小的尝试。于是,吕刚的第一个短视频就这样诞生了,“小片片说大片”这个ID逐渐进入了大家的视野。
“做视频的初衷就是希望我的视频既能彰显时代的价值观、发现人性的闪光点,同时可以通过技术更好地服务于内容表达,这样的短视频才能更有影响力与生命力。”他分享到。
2015年,短视频还未完全兴起,吕刚最初做视频的想法只是尝试表达自己的观念,并不确定有没有受众。但正是因为优质内容的稀缺,他以个性化的观点和风格化的剪辑手段逐渐收获了第一批粉丝。那时的吕刚只是兼职做视频,每周只能完成两个一分钟的视频。随着粉丝逐渐积累,独自一人包揽全部文案、剪辑、录音、商务对接等工作的他逐渐难以全部顾及。2017年底,他招纳了一群志同道合的伙伴,正式成立了以热爱为链接的团队,并将工作室命名为“思言片语”,希望能够通过思辨性的内容打动观众。
创业之路并非一帆风顺,吕刚发现“短视频产品既要产生影响力,又要获得商业收益,仅仅有流量是不够的,产品的质量更为重要。”吕刚开始阅读每一位粉丝给他的留言,了解粉丝的喜好和建议,精心地制作每一个视频,为观众提供独特的观影指南。
坚定方向,奔向星辰大海
2018年,吕刚的粉丝达到三四十万,小有名气的他并没有骄傲自满,反而有了前所未有的自律,同时也被焦虑所包围。吕刚说“粉丝数虽然在上涨,我更加在乎视频选题是否新颖、内容是否准确、视频效果是否能对年轻人起到正确引导,所以会更加严谨,一分钟的片子可能都要审核10遍以上。”于是,他便每天都置身在器材围堵出来的“钢筋铁笼”当中,哪怕已经进入到后期剪辑阶段,他也需要一连坐十几个小时,一帧一帧地将视频修饰出来,目的就是为了将最好的效果带给粉丝。
吕刚还有一件长期坚持的事,就是每天早上起床后,统计前一天影视区UP主视频的文案、标题、播放量乃至弹幕的信息,分析各方面数据,每月对影视区作品进行大排名,复盘其他up主和自己的作品,取他人之长,促进“小片片”的成长。终于,“小片片说大片”正式入选2019年Bilibili年度百大UP主评选。2021年1月,“小片片”再次登上百大UP主的颁奖典礼。
一步步的探索,一次次的尝试,吕刚坚持冷静地思考,热情地生活,带着自己的初心和粉丝的期待,继续做幕后那个美好生活的创造者。
文 / 刘畅 任俸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