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课后的我们 | 用语言碰撞出思想的火花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当前位置: 首页 > 综合频道

下课后的我们 | 用语言碰撞出思想的火花

2022-01-21 15:09

来源:团委融媒体中心 团委融媒体中心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智者动,仁者静,动静两相宜

智者经,仁者辩,经世辩天下

对立的桌椅,鲜艳的名牌,大屏幕上滚动的倒计时,草稿纸上的笔迹……这是一次逻辑思维的切磋,这是一个语言表达的战场——泰山科技学院第十七届“新生杯”辩论赛决赛落下帷幕,大数据学院“没有人比我们更懂辩论”队勇夺本届辩论赛的冠军。


提前预热,拭目以待

“没有人比我们更了解辩论”队的辩手们是来自大数据学院2021级的大一新生,第一次登上辩论赛舞台的他们,丝毫没有怯场,反而沉着冷静,跃跃欲试。本次辩题“全生异科导师制更应该专注于教育的广度/深度”,对于辩手来说非常具有挑战性,让我们一起回顾“没有人比我们更懂辩论”队的精彩表现。

比赛伊始,辩手们就展示了个人视角下的独特间接,搭配经典词条,让枯燥的理论迅速鲜活。伴随着计时器嘀嗒嘀嗒的时间流逝,笔尖在稿纸上磨得飞快,灵感在脑海中跳跃,紧接着攻、守、辩,一气呵成。比赛过程中我们看到了辩手们正有条不紊地表达着自己的观点,从舌枪唇战中享受到辩论的魅力,积极答辩,现场掌声雷动。


正面交锋,热情澎湃

真正的辩论不是谁战谁胜,在真理面前,我们只是挑战者而非终结胜利者,只是前进者而非终点到达者。攻辩过程中,辩手们敏锐的捕捉对方的细节漏洞,展开攻势并结合生活中的例子巩固自己的立场。他们不断打破对方的论点壁垒,或质询,或推理,或巧妙拆解,或深入分析,不停翻新语言的花样,既有对抽象概念的通俗运用,又有对具体事例的趣味表达

自由辩论环节可谓是赛事中最激动人心的环节了,面对质问他们真实深刻地讨论辩题,有条有理,有言有料,赛出了风度,更赛出了风采。辩手们各有特色:有的风趣幽默,有的激情飞扬,有的从容不迫……无一不展示着大数据学子的多姿风采。辩手并不仅仅束缚于信息茧房,而是用于突破;攻的是壁垒,守的是想法,辩的是逻辑。


直挂云帆,乘风破浪

比赛过程中,朱永健同学简直化作“摘帽大队长”,面对对方的带帽行为他言辞精准凝练毫不犹豫摘下他们所扣的帽子,使得对方辩友哑口无言,他也在本届辩论赛中获得了“最佳辩手”的称号。

他们是认真的——你是否关注到他们手中密密麻麻的发言稿?

他们是优秀的——你是否赞叹他们在赛场上的惊艳?

他们是可爱的——你是否因他们执着的辩解而会心一笑?

辩论赛结束后小记者刘天宇第一时间对“没有人比我们更懂辩论”队的各位辩手进行了采访,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他们的想法吧。


Q: 在此次比赛过程中有什么让你们印象深刻的点吗? 朱永健: 老师的鼓励还有我们大数据学院给力的啦啦队! 程涵帅: 对方辩友很强但我们比他们更强,还有就是我们大数据学院可爱的啦啦队给予我们的支持与鼓励。 孔研瑾: 我当时读一辩稿的时候没有读完,就挺难过的,但是我的队友们并没有埋怨我反而去鼓励我,我感觉非常的暖心。 邢喜庆: 第一是我虽然四辩稿也没有读完但是我想快点坐下。第二是那个电影老师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被我们当做例子他很伟大。

辩论如火,正在淬炼真金。每一位辩手都是闪光的金子,在辩论舞台上尽情展现自己的光芒。因为热爱,因为勇气,他们都胸有成竹,掷地有声。愿少年都能如此,皆能无所畏惧,乘风破浪尽现自己的风华。





【责任编辑:士大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