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赣师音乐会|赏“杏花天影”,感夔音留韵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师频道

走进赣师音乐会|赏“杏花天影”,感夔音留韵

2022-01-24 11:01

来源:赣南师范大学 甘梦妍 曹佳慧 李梓蕊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为纪念南宋音乐家姜夔诞生867周年逝世800周年,同时将理论与实践结合,提高学生综合能力,1222日晚七点三十分,由赣南师范大学教务处、音乐学院主办,赣南师范大学理论与作曲教研室、管弦教研室、艺术实践中心、实验实训中心承办的“中国音乐史与名作赏析”“古琴、古筝”课程实践音乐会——“杏花天影”于赣南师范大学聂耳剧场举行,为师生们带来一场视听盛宴。

音乐会开场前。甘梦妍提供

音乐会在抒情婉转的《扬州慢》中拉开序幕,笛声悠扬,古筝柔和,鼓声有力,表演者们用声情并茂的吟唱将听众带到了饱受战乱之苦,凋残破败的扬州城。随后,一曲《醉吟商小品》在细腻深情的音乐声中将一段刻骨铭心的爱恋娓娓诉来,完美演绎了八百多年前专情感人、有血有肉的姜夔。凄怆缠绵的《长亭怨慢》,苦楚悲壮的《翠楼吟》,含蓄空灵的《疏影》......剧场内回荡的歌声余音绕梁。

据悉,此次音乐会亮点十足,独具匠心。音乐会的每一个细节皆以南宋为模板,精心设计。不光是表演者,还有主持人的服饰、妆容,皆是还原南宋,这是音乐学院做出的首次创新。现场工作人员音乐学2001班刘宇斌说道:“这次音乐会主持人扮演的角色就是姜夔本人,他的主持词基本上都是从姜夔的角度去述说的。原本是以文言文的形式,但为了通俗、便于理解就进行了翻译和改动。”每个节目表演完后,表演者都有个作揖的动作,该动作不光是表达对现场听众的倾听的谢意,还是为纪念姜夔诞生867周年、逝世800周年的特别设计。

《杏花天影》表演舞台。甘梦妍提供

一曲《杏花天影》哀婉幽怨,使现场氛围陷入沉寂。了解到,《杏花天影》是姜夔思念远方恋人,感怀旧日时光之作。“桃叶”触动愁思,引人感怀,“待去”踌躇未定,漂泊不定之感更浓。《杏花天影》的竹笛伴奏者19级区域音乐文化研究方向研究生丁晨表示:之前只是在课堂进行理论的学习,没有实际演唱与演奏,很难体会到音乐所表达的情感,经过此次音乐会后,对乐曲有了更深的理解。”《杏花天影》的演唱者音乐学2001班何皓悦感悟道:“经过一个月左右的时间准备,自己不光在音乐方面得到了一定的提高,也对姜夔有了更深刻的了解,更加对姜夔的音乐造诣充满敬意。”演唱者动情的歌声,伴奏者婉转凄切的笛声,还有扣人心弦的古琴声,使得听众沉浸于曲中,难以忘怀。

纵横千古,实践出真知乃不变之真理。谈及举办此次音乐会的目的及意义,本次音乐会的主办人——音乐学院副院长肖艳平如是说道:“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才能使学生们在舞台上的一招一式一举动,既有表演性,同时又有知识的深度。”理论停留于书面,学生们或许浏览几遍就草草了事,但实践则需唱歌弹琴,方能使知识跳脱纸上,融汇于心。学院的用心良苦也得到了学生们的肯定。参演者19级区域音乐文化研究方向研究生丁晨说道:平常这些曲子就像是空中楼阁,不仅旋律比较难懂,日常生活中也很难听到。经过这场音乐会的演绎,我们更能接受这些南宋流传下来的声音。

音乐会表演者集体谢幕。甘梦妍提供

姜夔——中国音乐史上著名的作曲家,少年孤贫,屡试不第,终生未仕,一生转徙江湖,靠卖字和朋友接济为生。但他多才多艺,精通音律,能自度曲,其词格律严密,抒发了自己虽然流落江湖,但不忘君国的感时伤世的思想。在其诞生867周年、逝世800周年这一特殊时刻举办这样一场音乐会,让学生们走进宋代文人的精神世界,学习姜夔的家国情怀,这也是音乐学院副院长肖艳平举办音乐会的初心之一。“生活在当今时代的学生,生活条件很优越,但很多时候我们可能远离了这样一种爱国情怀,我希望同学们在音乐会中接触这些作品,更重要的是要学习姜夔的精神,关心时代,关心国家的前途命运,主动和时代、社会融合在一起。”音乐学院副院长肖艳平寄语道。

伴随着台下观众经久不绝的掌声,本次课程实践音乐会圆满落幕。聆听此次古典音乐盛会带给观众们无尽的享受的同时,也带给赣师人极致的思念与感怀,更让学子们体悟其间浓浓的爱国情。赣南师范大学希望借机会,教育学生关心国家与社会的发展,熏陶培养出一批扎根时代、心怀家国、有血有肉的大学生。



【责任编辑:士大夫】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