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特辑|用奋斗书写青春华章,用行动彰显责任担当
疫情严峻 不容忽视
在这场抗疫之战中
他主动请缨
先天不足依然奋战一线
身有瑕疵不遮精神耀眼
用奋斗书写青春华章
用行动彰显责任担当
0 1 人物介绍
白家瑜
20级环境科学专业五班
白家瑜是20级环境科学五班的一名共青团员,同时也是中国红十字会的一名志愿者。2022年1月,从郑州返回安阳过寒假,他主动向社区进行了报备,自觉在家进行14天的居家隔离。隔离期还没结束,他的家乡安阳开始迎战 “奥密克戎”病毒。在隔离中的他心急如焚,总还是想着要为家乡做些什么,出不去家门就转发防疫政策,转发物资信息。隔离结束的第二天,他就主动向社区申请,参加了所在社区的疫情防控工作。
白家瑜患有先天神经损伤,曾经历手术,眼睛和右手关节也因疾病时有不适,需常年康复训练。家人、老师和同学们都十分担心他的情况,想让他先照顾好自己,在身有余力的情况下再去参加志愿服务。然而白家瑜同学十分坚定地告诉大家,“先天不足依然奋战一线,身有瑕疵不遮精神耀眼!”在安阳市多轮次核酸检测行动中他坚守岗位,积极奉献,彰显了当代大学生应有的青春风采。
0 2 抗疫日记
疫情、封锁、管控、志愿、团结、战斗……细碎的关键词在时间的搅拌下调和,将我2022年的寒假填充出奋斗的颜色。
当繁华的城市因为疫情突然定格,当昔日温柔可爱的家乡身处风暴的中央,当这一切都发生在任寅年刚刚开始的寒假,我确实有过不解与彷徨。我想不明白,安阳——这座古老的小城,怎么突然变成了这副模样。
全员核酸检测的行动随即启动,社区志愿者服务中心向全体大学生发出号召。我明白,这是一场近在身边的战斗,为了守护亲友的安宁和家乡的美好,为了践行新时代青春的的使命与担当,我穿上熟悉的红衣,在党旗飘扬的检测点作“一颗”小小的志愿者,为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点点星光般的力量。
物资分流站是我的阵地,一米操作台是我的战场。也许我不能像物资保障员那样拥有强壮的体格,但我明白恒心与耐心也是胜任此项工作的重要技巧,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独特闪亮的地方,我们不一定要迫于隐藏自己的暗淡,换个角度,放大闪光,我们依然可以做自己前行的灯塔。
虽然站点在低风险小区,在疫情大环境的影响下担心和忧虑也难免会发生。但我只要抬起头看见警戒线外拄着拐杖颤颤巍巍的老人,搂着玩具四处打量的小孩,心中的忧虑马上就会被另一种情感占据——作为当代青年,社会赋予了我们最厚重的责任与希望。身着防护,心怀志愿,就是选择了更崇高的奉献精神的追求。我们应该相信自己足够优秀的智慧与技能,它会为我们的防线提供最牢固的保障。
每天口罩中的热气凝结成冰凉的水珠,冰凉的消毒液带走手上仅存的热量。冷,刺骨的冷,能让关节发红手指打颤的冷。矫正手术留下的刀口在高强度的核酸检测工作下隐隐作痛,轻松捏起的试管也变得像冰冻的泥鳅。
微微发颤的右手提醒我尽快休息,但我不能停,我不能等——在这条闭环流水线上同样还有毫不退缩的医护人员,不曾停歇的志愿者小伙伴,更有成百上千积极配合防疫政策,在寒风中耐心有序等待的数千居民。我觉得志愿者就像疫情防控机器上的一颗小小的螺丝钉,为了集体的效率,我们每个人都在自己的岗位上尽全力展现出能力。
社区居民送来热乎乎的暖水袋,温暖透过指尖流淌心间,来自彼此的关怀与守护,是志愿精神带给我们灵魂深处的共鸣与触动。这场人类与疫情的战争还在继续,我很庆幸能够在阴霾中小心地拾起生活中的美好与期待。我的寒假是个不平凡的寒假,我的收获是不平凡的团结与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