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点墨香气,千里快哉风 ——我与书的那些事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当前位置: 首页 > 校园文学

一点墨香气,千里快哉风 ——我与书的那些事

2022-01-27 14:39

来源:三明学院文化传播学院 詹雪琦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我于那靠窗的一方书桌前,微黄温和的灯光下,无数次低头轻翻还依稀散发着油墨清香的书卷,一瞬间恍若远离人间尘嚣,甘愿沉醉于这杯琼浆玉露,不知归途。


幼时,我在那方书桌前读着曹文轩的《青铜葵花》,绵绵的清风吹拂过那质朴而宁静的大麦地,吹拂过那片葵花田,也吹拂过那朵苦难岁月里开出的亲情之花。青铜亲自做的南瓜花灯,年迈的奶奶用苍老的双手搓出的一根根芦花绳,葵花一次次弯下幼小的身躯捡起的银杏…至今闭上双眸依旧浮现在我的眼前。但那时,我似乎仅是个沉默的旁观者,除过在内心感叹作者笔调的美感及亲人间让人落泪的温情外,再没看到其他。长大后,我再次轻启那本书页泛黄,略带褶皱的《青铜葵花》,再去细细体悟青铜一家在动荡荒芜的灾年中却能长存的温情与坚韧,才骤然看见童趣和亲情之外更为重要的是那赓续的人性之光,而这,足以抵抗所有的饥饿寒霜,贫穷苦难。


也曾于那方桌前,黄灯下,去探寻诗词之妙,领悟散文之美。那些晦涩难懂却又让人满心欢喜的文字,似一壶甘醇的烈酒,炙热的灼烧着稚子之心。我迫切地想要多读一点,多了解一点,在书中去见我所未见,感我所未感。




我在唐诗宋词中游遍太白眼中的盛世长安,看见他轻裘快马,诗酒风华,于人来人往的喧闹中恣意潇洒。也幸会跨马阵前杀敌的稼轩,看见他挥毫写下的金戈铁马,剑影刀光。看他拳拳的报国之心在岁月中蹉跎,看他满身的才华在动荡的时局中无法展现,我又怎么不为他叹息?诗圣杜甫于秋风萧瑟中执笔写下的“无边落木萧萧下”,我能领悟到其中的苍茫与寂寥;涉世未深却能写出“西蜀万里尚能反,南内一闭何时开”的易安令我万分讶异……原来,诗词的魅力便在于能通过这一字一句实现跨越时空的心灵感召。


我在书籍中寻觅散文大家笔下的宁静与隽永,那些朦胧阑珊的美景与纯粹舒缓的情怀在我心中犹如恒星般熠熠生辉。人固应坚强不屈,但也需要给予心灵无限的温暖与柔情,“柔软最有力量,也是最恒长的。”这是林清玄先生教会我的人生哲思。在夜色降临时,我跟随朱自清先生的文字,泛舟游于秦淮河之上,看那灯与月如何“并存着,交融着,使月成了缠绵的月,灯射着渺渺的灵辉”。我也看见那梅雨潭的“女儿绿”化作轻盈可爱的小姑娘提起裙摆向我跑来……这些我还未曾见过的曼妙风景,不曾领悟的人生智慧是散文带我看、带我领悟。其中所有的美好都将镌刻进我的灵魂深处,陪我度过悠长的岁月。


书籍于我而言,亦师亦友,他们仿若璀璨的群星,照亮我原本平淡的人生,也让我始终相信一个人若能阅览群书,自然能染上那独特的墨香,而这墨香将使我在任何境遇中,都能够处之泰然,享受到无穷快意的千里雄风。


【责任编辑:士大夫】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