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上的自由 ——浅析《简 爱》

思想上的自由
——浅析《简 爱》


“假如刮一阵风或滴几滴雨就阻止我去做这些轻而易举的事情,这样的懒惰还能为我给自己规划的未来作什么准备呢?“
——《简爱》

夏洛蒂·勃朗特,英国女作家。她与两个妹妹,即艾米莉·勃朗特和安妮·勃朗特,在英国文学史上有“勃朗特三姐妹”之称。
夏洛蒂1816年生于英国北部约克郡的豪渥斯的一个乡村牧师家庭。母亲早逝,八岁的夏洛蒂被送进一所专收神职人员孤女的
慈善性机构--柯文桥女子寄宿学校。15岁时她进了伍勒小姐办的学校读书,几年后又在这个学校当教师。
后来她曾作家庭教师,最终她投身于文学创作的道路。于1847年,夏洛蒂·勃朗特
出版长篇小说《简·爱》,轰动文坛。


《简·爱》是这样一部作品:其中的女主人公简·爱自幼时起便父母双亡,寄宿在舅妈的家中,但是舅妈对待她非常的不好。在舅妈的眼中,简·爱都没有家中的仆人顺眼,表哥表妹不与她玩耍,表哥还经常把她打的遍体鳞伤。舅妈甚至把她关在没有光亮且狭窄的屋子内,原因竟是她舅舅在世时,对待简·爱比自己亲生孩子还要好,就因为这样的嫉妒心让一个女孩的同年蒙上这样一层阴影。就在舅妈要把她送入孤儿院校时,她脸上露出笑容,在舅妈等人的惊讶的面容和疑惑的眼神的注视下,她收拾好行李,没有拖泥带水的登上马车,离开了让她又爱又恨的“家”,来到了对她人生启迪的“驿站”。有朋友的陪伴,绝对是美好的事情。在这里,简·爱遇到了她的挚友海伦·彭斯,即使二者的性格有很大的差异,但是并不能阻止他们成为最好的朋友。她们陪伴着彼此,无话不谈,可是命运总是喜欢和她开玩笑。很快她的挚友因病逝世,就算再坚强可能我们也无法一时接受,但又一次的打击并没有将她打垮,反而让她更加的坚强,意志更加的坚定,再随后的日子里她努力学习知识,最后她选择应聘成为一名教师,来到了她人生的下一站。
她有强大的自我认知和自我认同感。不仅如此,在她的价值观念中,人人生而平等,无论一个人多么的贫穷,都不应被视为卑微对象。即使在男主人家也一样,在这里她碰到了自己心动不已的人,虽然双方两情相悦,但是男主人碍于身份,并没有对她告白,简·爱自尊自爱,她自然也不会去找男主人袒露自己的心意。但是久而久之男主人压抑不住自己的心绪,向简·爱倾诉了自己的感情,并且决定和她相守一生,简·爱答应了,但是就在即将步入婚姻时,突然传来了噩耗——男主人欺骗了她,一波三折的事情随之而来,简·爱即使深爱着他,但因为自己极强的自尊她选择了离开。过了一些日子,她救了一家富豪,在她得知富豪去世并留下财产给她的时候,她才明白那是她的亲人。有了资金,简·爱打算回去看望那个让她无法忘怀的人,但是到了后才知道,男主人受了伤,并且失去他显赫的地位和一切,住在一个简陋的老宅中。简爱就这样带着复杂的心情,去看望他,但是一见面,各种情绪一下又涌上了心头——“即使主观意识选择去忘记,但是在见到你时,还是无法忘怀”,带着这样的心绪,简·爱大胆的决定,余生要陪在他身边,一直照顾他……



自由、平等在当时对于很多人来说是遥不可及的梦想,但是主人公简爱那自尊自爱,对于贫富差异很大的情况下还是坚持着自己的思想,不动摇不自卑,对于现在大多数人来说,依然是榜样,借鉴的凭依,更是真理。
追梦历程《简·爱》那一波三折的情节,引人入胜,女主人公简爱她性格坚强,朴实,刚柔并济,独立自主,积极进取,富有顽强的生命力,从不向命运低头,就是这样的性格品质,让人们不仅仅在当时的社会中受到启迪,而且在现在的时代中也让许多人发生改变,这就是她的性格魅力吸引着很多人,那描写了自尊、自爱、追求平等自由的各种先进思想和优秀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