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师频道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2022-02-04 12:04

来源:三明学院文化传播学院 胡慧怡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提到旅行,我是慌张的,因为我毫无经验可言。

家虽在城关,距离灯火通明的县城很近,骑着小电动五六分钟便到了,但也是在村庄里的,从小接触到的也是土胚房,燕尾檐。出门不远便是大片大片的稻田。我是家中的小妹,上边还有个姐姐,儿时出门找小伙伴就会被姐姐喊回家,家人也比较担心我,管的挺严的,渐渐的,我也就不喜欢出去了,慢慢地形成了内向安静的性格,宅的很,并不活泼。不喜欢出去逛街,也不喜欢在外面餐馆吃香喷喷的小吃烧烤,很多东西都是不感兴趣的。我也是胆小的,没有见过什么世面,记不得道路走向,独自去书店挑选书本对我来说都是很大的挑战。



2019年11月1日

“离弦的箭,只能一直奔赴远方”


还没离家,母亲就很担忧我,天天和我拉长说短的,害怕我大学生活不能“自理”。这份担忧我也是有的,毕竟,我是真的不懂,我太缺乏生活实践了,很多常识性的东西我一窍不通。我该如何生活?我自己洗衣服怎么洗?要倒多少的洗衣液?我该去哪里吃饭?我能不能认得路?我会和未来的舍友处的好吗?

坐车到漳州站一个多小时就已经晕了,到达三明站等待公交站了10来分钟,后面拿着厚重的行李,上了十分拥挤的公交车,真的很不舒服,而且从没想过,原来路是可以这么颠覆的,好几次都觉得要被甩出去了,握不住把手。

9 月 5 号,家人送我来学校,替我收拾整理床铺,购买生活用品,我一脸茫然的跟在他们后面,我很羞愧,这么大的人了,一点都不懂事,还要家人为我如此劳累,担忧。6号,陪我到食堂吃过午饭后,他们便要走了。临走前,还是依旧叮嘱我要吃饱穿暖,要学会照顾自己,说了很多。

我知道,我就在远方了,而且远方只有我,只有我一个人走。而且从现在起,我开始离家越来越远,离开的时间也越来越久。

每天母亲都会给我发信息,向我询问近况。我们都一样,没有勇气打电话,生怕对方会绷不住自己而嚎啕大哭。我学着他们不太懂的知识,见着他们不曾知晓的世面,谈论他们接不上的网络段子,以后也会做着他们不太了解的工作。来到远方,我也才渐渐意识到,原来我不在家的日子里,他们的生活一直都是以我为中心单调而枯燥地循环着,他们会下意识地担心和牵挂着我,会想知道我每时每刻都在做什么。

人生下来就像是离弦的箭,嗖嗖嗖的射向远方,时间从来不给人留下任何回头的机会,我继续往前走了,他们却停在了原地。他们能做的,只有等我回来。



2020年11月29日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接到老师电话时我超开心。原来学校一直有个志愿活动,是为永安市青水镇畲族乡的同学们支教。有负责国学经典的,有写作的,外语的,美术的,舞蹈的,手工艺制作的等等,我刚好这次机会能够为青水民族中学的弟弟妹妹们作写作方面的分享。

早上7点左右就上了大巴。因为彼此之间并不熟络,所以一路上都很安静。我还是很兴奋,一是觉得能够得到老师的认可,二是觉得这是我人生中第一次正式作为老师的身份上讲台,说不害怕那是假的,光是课件我就不知道磨了多少遍。

青水镇很远,两个小时的车程才到地方,而且是在山上,感觉车一直在绕行,一圈一圈地爬,肉眼可见车窗外渐渐有了白雾,那应该是云吧。很想上手摸一摸,是不是很柔软。

虽说紧张倒也是没有什么过错的讲完了我的第一堂课,与弟弟妹妹分享了我对写作的看法,素材的寻找,题材的选择,手法的运用等等,中间插入一些好玩的写作小段子,总体来说效果还是可以的。下课了,有三个妹妹跑过来让我帮忙分析作文试卷,说很喜欢我,他们的科任老师也说我表现的不错,不像新手。我很开心。

我们是下午的返程,中午就留在镇上吃饭。虽是满满一桌子菜,也有鱼有肉,但是很没有胃口,菜色并不好看。我只就着面前的青菜,吃了一碗半的米饭。

村子里“吱呀”作响的老水车溅起水花,肥胖的白鸭在湿土里嬉戏,讨论着整齐划一红瓦白墙的民居。我看见远处的山被行云流水般的线条切割,一层一层的,想来那就是梯田了。虽然我生活在南方,确是不曾见识过梯田,很心动。看过云南的元阳梯田的图片,如同无数块镜子被打碎散布在大地上,倒映着五彩斑斓的天空,以为能有机会看看传说中的梯田,感受那般美好。没想到看起来短短的距离,却是不容易抵达的。

大概行至三分之二的路途,老师打电话通知我们要返程了。我望着远处的山坡,依依不舍。是那么近,就差一点点。回去的时候我们从另一条路走,行至一半才发现道路不通,要么返回原路走,要么走过这个横在大约5米宽的小溪上的独木桥。为了节约时间,我们都选择走独木桥。这是我第一次走独木桥,真的是就一根细细长长的木板,看得出来多么柔软,稍微踩重一点它就像要断了似的。我对自己的体重还是有很大信心的,因此比较放心。走到一半的时候木板快速在晃动,我强迫自己稳定下来,没事的。

有几个村子里的小屁孩看我们小心翼翼的走着,吵闹着跑过来说要吓唬我们。我们这群大学生心里也发怵,万一我们在过桥的时候捣乱怎么办?很危险的。已经走过来的人试图跟小孩子们讲道理,但是没有效果。后面有位男生很着急,迈着大步伐就走过来,小屁孩跑着大喊跺脚,果然出事了,那位男生掉下去了。所幸小溪水不深,他跌落木板后能稳住自己,就是身上湿透了。我们一行被吓到了,小屁孩们也吓到了,安静地逃离现场。后来这位男生不愿再从独木桥走,选择原路返回。我们在原地等他。

平安坐上大巴返程了。上车前,我又眺望了一下远方。

12月份还有一次活动,但是很不巧,青水那边下冰雨了,说是太冷了,就把活动取消了。我终于不知道那个梯田是什么样子



2021年11月11日

“心中若有山水间,何处不是桃花源”


临时起意的想法,还是那个没有主见只负责好好跟着不掉队的我。在校门口坐上小型大巴,我们一行踏上了前往桃源洞的路上。

有两种交钱方式。微信自行扫描收款码或者出示付款码让它扫,很尴尬,前面5人都是自己扫自己付钱,而我选择后者直接让机器扫,以为这样子更简单。

坐上车的我还是很兴奋的,这算是我在三明屈指可数的第五次出游吧,而且有男有女,我想我又踏出了一大步。

“谁没有付钱?少了一个。车费14。”司机师傅开始核算收费。他揪着我们几个学生问,前面上车的都交了,说是我们6个人中有个没交。“我用付款码,它扫了16。”我有点慌张地回复。“没有,你们有人没交钱。”师傅还是说自己算了好几遍。他又质疑地说了好些话。

我们就把交钱记录统一发给一位同学,给师傅看,师傅却说我不看。邻座的有位大伯也在帮我们说话,这些孩子都交了。可是师傅听不进去。我们几个也不知道是什么情况,但是钱确实交了的,多说无益。

这个闹剧僵持了20多分钟,没有大吵大闹,但是搞得大家兴致恹恹的。很感激同行的伙伴们相信我,帮我辩解。而我很惭愧,因为一行人就我支付方式不一样,而且就我交了16元。一开始的偷懒却引来了大麻烦,剩下的一小时车程里我都惴惴不安,想不明白哪里出了问题。

到地方了。我赶忙掏出手机翻出记录准备要跟师傅据理力争一下,“师傅你看,扣了16,我已经……”话还没说完呢,就被打断了,“我刚才看见了,不好意思。”我闭嘴下了车,只觉得真是令人不开心。

桃源洞属丹霞地貌风景区,有众多的奇峰峭壁,绿海林涛和碧水丹山,有“小武夷”之称。景区内还可以看见南宋宰相李纲和左正言邓肃及明代大旅行家徐霞客留下的诗句,入口处120米高的赤壁上就刻有“桃源洞口”四个大字。

其中最著名的“一线天”,高90米、长120米的。悬崖断处,一隙通明,拾级而上,窄处仅容侧身而过。《徐霞客游记》称:“缝隙一线,上劈山巅,还透山北,中不容肩。所见一线天数处,武夷、黄山、浮盖,曾未见若此大而逼、远而整者”。

这是我第一次接触一线天,在进口往内看确实很窄,而且很暗,往里走甚至看不清台阶,望不见尽头。它是向上修建的,所以爬起来很累又很刺激。我想拿手机录下来我的这次经历,但这样又开不了手机的照明功能,很慌张,我好几次停下来脚步检查自己是否踏对了台阶。黑黑窄窄的空间看不见路,偶尔有点水滴淌下,担心挡到后面同学路的我不觉焦急起来。还好在我后面的同学帮我打了灯,我才能稳下心来往上走。看见光亮后气喘吁吁的,快走完了。身上背着书包,自带热水,只觉得累极了,可见当年修路的工匠们是多么艰辛。

在山上很多边缘地带都只是靠矮矮的稀疏的围栏圈着,底下是深不见底的绿海。我是恐高的,又惊奇又害怕地一点点挪过去,俯身向下看,只觉快晕了。沙溪河在对面,那样的绿,那样的有生命,像龙一样盘虬着,磅礴大气,周遭的山被迫切割分离,一山放过一山拦。“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古人诚不欺我。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我们没有走完全部地方,我想应该还有三分之一的美丽没有去领略吧。我们在一处稍微开阔倾斜的地方拍照留念,但是很可惜,总是缺了一个,毕竟没有外人能帮我们拿手机。

下了山,我们决定要划船,沿着桃花涧,从低视角去看看。刚好四男两女分两组,男生负责划船干体力活。很新奇,我很期待,一直都想着什么时候能泛舟一次,没想到这就实现了。“坐这个会晕吗?”出租船只的老板和同行的伙伴都笑了。

虽然有点晃,但是不算晕。我们都没有划船的经历,所以划起来一塌糊涂,基本上都是在转圈圈,从左边转一圈到了右上边撞上石壁,再转圈前往左上边的石壁,如此反复。另一组倒是轻车熟路,很快就超过我们一大截,在远处看我们笑话。光照在波纹细碎湖面上,像给水面铺上了一层闪闪发亮的碎银,又像被揉皱了的绿锻。两岸的峰峦倒立在湖里,一色青青,眼看到了尽头了,转一个弯,又是同样的山,同样的水。没有任务的我打开了手机,放着东坡的《赤壁赋》朗诵,学习他忘情尘世的洒脱,欣赏造物者之无尽藏。

黑夜垂下,我们也踏上返程,刚说不知道回去的大巴什么时候到,车灯就直直朝我们射来,有些刺眼,很不巧,是那个害我愧疚一路的司机,我急忙交了钱走到最后找个位置坐下来,然后闭眼小憩,今天的旅程还是很让我满意的。



2022年11月某日

“未事不迎,遇事不忧”


“青春,就应该像是春天里的蒲公英,即使力气单薄、个头又小、还没有能力长出飞天的翅膀,藉着风力也要吹向远方;哪怕是飘落在你所不知道的地方,也要去闯一闯未开垦的处女地。这样,你才会知道世界不再只是一扇好看的玻璃房,你才会看见眼前不再只是一堵堵心的墙。”作家肖复兴如是说。

大学四年总归是要有些变化,有些成长的。你一定要走,走到灯火通明,慢也好,步子小也好,是在往前走就好。学着接纳和融入岁月的风尘,阳光好的时候把自己放进去,像放一块陈皮。凡是探索、追寻、触及那些不可知的情境,不论是风土的,或是心灵的,都是一种旅行。希望未来的我始终保持敬畏之心,对阳光,对美,对痛楚。


【责任编辑:士大夫】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