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书中寻找人生道路—我与书的故事



书是我人生道路上最不可缺少的伙伴。在我三四岁时,爸爸妈妈就有意识地培养我养成读书的好习惯,他们耐心地教我学习汉语拼音,想尽早让我独立自主地读书。除此之外,爸妈还会给我买精美的故事绘本,这可让我如痴如醉。他们见我对这些启蒙读物这么感兴趣,就经常带我去书店购买,那时候我就有自己挑选图书的权利了。在爸妈的培养之下,我逐渐养成了爱“看书”的好习惯。
上了小学,爸妈就不再给我买带有精美图片的故事绘本了,这使我对读书的兴趣大大降低。看着满页的文字,我觉得像是天书,缺少了图片的书还能是书吗?爸妈看我这副德行,更是气不打一出来,但是他们又得保持理智,对我谆谆教诲:“文字的表达比图片还要丰富。”一开始我并不认同,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我慢慢发现了其中的奥秘。我不喜欢被别人逼着读书,我感觉这对一种对书的亵渎,对我的一种囚禁。爸妈对我的读书爱好的培养是引导,而非一种压迫,这是我能长久地坚持读书的重要原因之一。
在书中,我能感受到作者的心境,能感受到书中人物的人生,生活的智慧,这使我在我自己的人生道路上能够不断的反省和自励。读书,这个我们习以为常的平凡过程,实际上是人们心灵与人生的相结合的过程,用生活感去读书,用读书所得去生活。
随着时间的流逝,作为00后的我也要踏入社会的大门,即使我还身处校园,但是内心的惶恐和焦躁仍然存在。我唯一逃离的方法就是读书。读了很多年的书,虽然觉得学到了许多,但是还是有所欠缺,可能以前都是照着书读,并没有从书中得到人生的感悟,现在岁月改变了我,我慢慢从书中所得去感悟人生。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都变成了讨厌复杂、喜欢简单的生物。像读书这种反馈周期长的事,很多人都三分钟热度,一会儿就被简单的“游戏”“抖音”“快手”攻占。人们被这些娱乐项目套上了枷锁,就像被操控的人形木偶,一步步被牵引而不自知,从而失去对人生的期盼。
书籍是我一生中最重要的伙伴,它的存在使我的人生不再迷茫而不知所措,它能使我的思想境界更加开阔,看待事物的眼光更加平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