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日特辑·元宵 | 跟着小星一起看“元宵节+”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子频道

节日特辑·元宵 | 跟着小星一起看“元宵节+”

2022-02-16 14:26

来源:湖南师范大学 王璇 蒋梦薇 闫炜炜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元,为始;宵,为夜”

元宵,意为新年第一个月圆夜

上元佳节,灯前月下

许下心愿,遥寄祝福

东风夜放花千树

更吹落,星如雨

元宵知多少

元宵由来

相传汉武帝时宫中有一位宫女,名叫“元宵”,长年幽于宫中,思念父母,终日以泪洗面。大臣东方朔决心帮助她,于是对汉武帝谎称,火神奉玉帝之命于正月十五火烧长安,要逃过劫难,唯一的办法是让“元宵姑娘”在正月十五这天做很多火神爱吃的汤圆,并由全体臣民张灯供奉。武帝准奏,“元宵姑娘”终于见到家人。此后,便形成了元宵

为什么元宵节要吃元宵(汤圆)呢

民俗专家表示,煮汤圆时,因为它开锅之后漂在水上,煞是好看,让人联想到一轮明月挂在云空。天上明月,碗里汤圆,家家户户团团圆圆,象征着团圆吉利。因此,吃汤圆表达的是人们喜爱阖家团圆的美意。调查同时也显示中国人对传统节日的传承和热爱,也是对中国文化的一种热爱。吃元宵要吃出不一样的味道。

元宵小讲堂

汤圆又叫元宵,历史上还有许多别称,“面茧、粉果、元宝、汤饼、圆不落角”等等,直至明永乐年间才被正式定名为“元宵”。“桂花香馅裹胡桃,江米如珠井水淘。见说马家滴粉好,试灯风里卖元宵。”这首清朝的《上元竹枝词》就反映了北京老早以前就有元宵节吃汤圆的习惯,并且当时已有以出售汤圆著称的字号。元宵佳节,家家户户在正月十五这天都吃碗热气腾腾的汤圆,象征团团圆圆。

当元宵遇上冬奥

“猜灯谜”又叫“打灯谜”,是我国特有的文娱形式之一。每逢农历正月十五,各家各户挂起彩灯,便有好事者将谜语写于纸上,贴上彩灯供人猜测,应者甚众。而后猜谜逐渐成为元宵节不可或缺的节目。

如今元宵恰逢冬奥

小星这里有几个和冬奥相关的灯谜

一起来猜猜看吧

灿烂起巨变       ---打一冬奥器材

横山遇雪水侵骨    ---打一冬奥项目

图中精深已领悟   ---打一体育赛事简称

理屈词穷一溜烟   ---打一冬奥项目

梁祝相随化蝶飞   ---打一冬奥项目

秋后黄粱   ---打一冬奥名词

秋后争双霸   ---打一冬奥项目

稻恋雪糕山恋冰   ---打一运动员

当元宵遇上情人节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元宵的另一重身份

便是中国古时的情人节

当2.14的情人节与2.15的元宵节相遇

两方文化,一种情思

或许昨天你已经在朋友圈吃饱了“狗粮”

但今天不妨再跟着小星一起

看看这散落在历史长河中的故事

话深情

“破镜重圆”

南朝陈后主陈叔宝的妹妹乐昌公主下嫁江南才子徐德言为妻。后南朝陈覆灭,乐昌公主被虏北上。临别之际,她把一面镜子摔成两半,一半留给夫君,一半留给自己,并约定此后每年元宵节,在长安街市上沿街叫卖铜镜,直至找到对方的下落。几年后,二人得以破镜重圆,但彼时乐昌公主已经成为大将杨素的歌姬。杨素见乐昌公主与丈夫情深义重,方成全二人,夫妻得以团圆。

李清照与赵明诚

李清照与赵明诚在元宵之夜相识。一说赵明诚归家后日思夜想,其父察觉有异,赵明诚便给了父亲一个字谜:“言与司合,安上已脱,芝芙草拔。”即自己要做词女之夫。其父领会,登门下聘,成全二人。

沈复与芸娘

有言沈复为与芸娘一起逛庙会,使芸娘着男装。两人相携出门,走在苏州城中,享受节日的浪漫与美好。遇到熟人,他们便以兄弟相称,芸娘也学着男人作礼,一路赏灯闲逛,好不快活。

话风雅

生查子·元夕

【宋】欧阳修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青玉案·元夕

【宋】辛弃疾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

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

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永遇乐

【宋】李清照

落日熔金,暮云合璧,人在何处

染柳烟浓,吹梅笛怨,春意知几许

元宵佳节,融和天气,次第岂无风雨

来相召、香车宝马,谢他酒朋诗侣
中州盛日,闺门多暇,记得偏重三五

铺翠冠儿,捻金雪柳,簇带争济楚

如今憔悴,风鬟霜鬓,怕见夜间出去

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

一家人围坐在火炉旁

唇舌与汤圆传递出完美的碰撞

幸福的气氛在交谈与品味中升腾

美好便在这一瞬间,化作永恒

小星祝大家,元宵节快乐~

END


出品:“星空”大学生融媒体中心

图片:部分来源于网络

文字:部分转自央视网

文字:王璇 蒋梦薇 闫炜炜

编辑:李响 唐素文 闫炜炜

审核:范增

【责任编辑:士大夫】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