陌上古韵|立为伊始,春载希望(淮南师范学院)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校频道

陌上古韵|立为伊始,春载希望(淮南师范学院)

2022-02-22 15:31

来源:淮南师范学院校园网路通讯站 夏杨灿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立春是冬的结束也是春的起始“立春一日百草回芽”大自然万物复苏一年大事不宜迟春将临满载希望抚众生

立春为二十四节气之首,又名正月节、岁节、改岁、岁旦等,是干支历的岁始,乃万物之所成终而所成始,代表万物起始、一切更生之义。二十四节气最初是依据“斗转星移”制定,当北斗七星的斗柄指向寅位时为立春。干支纪元,以寅月为春正,立春为岁首。立,是开始之意;春,代表着温暖、生长。在自然界,立春最显著的特点就是万物开始有复苏的迹象。立春乃万物起始、一切更生之义也,意味着新的一个轮回已开启。立春即春季的开始,时序进入春季。此时虽依然春寒料峭,但寒冬已尽,春回大地,万物复苏,大自然生机勃发。所以古人重视立春,在古时有迎春之仪。

图片来源夏杨灿

古人以诗传情表达对立春的欣喜与期待冰丝玉缕簇青红,已逗花梢一信风。梦到谢池新雪尽,暖烟含雨绿匆匆”这是宋朝诗人方岳心中的春之态春雨洗残雪,春风轻布衣。绿敷湖外草,青动石根薇。淮海烽烟盛,关山雁鹜飞。山居颇潇洒,梅树玉成围”这是元朝诗人王冕在立春八日中描写的春之景春冬移律吕,天地换星霜。冰泮游鱼跃,和风待柳芳。早梅迎雨水,残雪怯朝阳。万物含新意,同欢圣日长唐朝诗人元稹也在咏廿四气诗立春正月节抒发了自己对新生希望的惊喜与春日到来的雀跃

图片来源夏杨灿

立春这一节气在民间也衍生了很多有趣的风俗迎春咬春鞭春牛这几项就备受欢迎

迎春活动是在立春当天举行,具体时间以历书表为准,有时在当日辰时,有时在子时半夜。迎春活动般都在浩浩荡荡的仪仗队伍中,抬上春官游行显威,前拥后挤,威风无比。并有报子、马弁等身着长袍马褂,或各样奇装异服,坐在二人抬的独木杠子上,边进行边做戏,打浑斗趣,引人发笑。

咬春是吃的习俗立春这一天,民间讲究要买个萝卜来吃,叫做“咬春”,因为萝卜味辣,取古人“咬得草根断,则百事可做”之意。除了吃萝卜,各地还有吃春盘、春饼、春卷等习俗,也都可以叫做“咬春”。

鞭春牛,又称鞭土牛,意在策励农耕。明、清时期,民间有迎土牛、迎农祥、浴蚕种等习俗。山西民谣云:“春日春风动,春江春水流。春人饮春酒,春官鞭春牛。”立春日,村里推选一位老者,用鞭子象征性地打春牛三下,意味着一年的农事开始。然后众村民将泥牛打烂,分土而回,据说洒在自家田里,就是丰收吉兆。

图片来源夏杨灿

立春,是一个“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的时节,我们在希望与新生中开始洗净一切烦恼与蹉跎在新旧交替的时节里愿我们迎接新气象树立新面貌展望新未来



【责任编辑:士大夫】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