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烟流水梦边城,明净纯朴一方人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校频道

淡烟流水梦边城,明净纯朴一方人

2022-02-22 16:21

来源:重庆理工大学 文秋林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边城》这本书叙述的是翠翠、傩送、天保三人悲惨的爱情故事,在这个故事里的人都是淳朴善良,和气待人,邻里之间互帮互助,没有人性丑陋的黑暗面,整个故事和它的背景一样的平和,就像是个理想的世外桃源一样。但是却是和东晋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中记载的:“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不同的,《边城》里描绘的这幅湘西茶峒景致,不仅沉淀了纯朴自然的边城,还弥漫着浓郁的爱情诗意。

《边城》里有两条感情线,每一条都能给人以不同的感受和感想。在这两条感情线当中,沈从文先生以极为优美而又简单流畅的语言描绘了沐浴在阳光下恬静幽美的小小山村,湘西边城浓郁的风土人情:“近水人家多在桃杏花里,春天只需注意,凡有桃花处必有人家,凡有人家处必可沽酒。夏天则晒晾在日光下耀目的紫花布衣裤,可作为人家所在的旗帜。秋冬来时,房屋在悬崖上的,滨水的,无处不朗然入目。黄泥的墙,乌黑的瓦……”这里面充满了真实和纯朴,沈从文先生传神的描写,给人以无限的遐想和享受,使人身临其境。

翠翠和爷爷的孙女之亲情是书中的一条感情线。爷爷是个纯朴善良、吃苦耐劳的人。溪边只有爷爷一个摆渡人,可他并未因此而心有怨气。自己的女儿和一个军人结为夫妇生下翠翠后便抛下他们爷俩走了,他也没有任何怨言,反而还认为这是他应该做的,在照顾翠翠上尽心尽力、掏心掏肺,翠翠的亲事也从未怠慢,可惜最后去世时也没有看见翠翠出嫁。在现今的时代中,人们大多追逐着名利,爷爷的无怨无悔的爱,真的是难能可贵的。在边城这样闲适的环境里,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使人们不由得向往这样的地方,可以说得上是人们心中的“乌托邦”了。我想这也是沈从文先生自己心目中的桃花源吧。

除上以外,翠翠、傩送、天保三人之间的爱情故事则是另一条感情线。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的爱情观,也都向往着自己能够有一个甜甜的爱情,但是沈从文先生给我们展示的则是一个爱情悲剧。有人说:“越是美好的东西,越要摔破给人看,让人永远记住它。”大概就是如此吧。翠翠和傩送两清相悦,但是因为缺少表达,错此一生,天保为了成全弟弟,选择退出,却因外出闯滩而死,傩送又因为愧疚而选择远离家乡,最后只能以爷爷的死,翠翠的等待而结尾。文末中写到:“这个人也许永远不回来了,也许明天回来!”这样描写给读者留下了很大的想象空间,也许他们最后会在一起,也许不会走在一起,总之给读者留下遗憾的同时,也给了读者留下了满满期待。

《边城》寄托着沈从文先生“美”与“爱”的美好理想,也是他作品中最能够体现人性美的一部。“边城”指靠近国界的城市,即《管子·度地》:“当冬三月,天地闭藏,暑雨止,大寒起,万物实然,利以填塞空郄,缮边城,涂郭术。” ,而沈从文先生所写的边城则是远离战乱的边陲城镇,是人们心中的和平安宁、邻里友好、人性纯朴的心中净土。他不仅仅是寄托了沈从文先生的愿望,还寄托了亿万万人民的愿望。在这里人与人之间的和睦相处更是给小城的和谐画上一个完美的句号。人们淡泊金钱、名利,内心粗犷而不拘小节,正义凛然的劳动者形象被刻画得淋漓尽致。更是将人们心中的净土推向更高的境地。
读完《边城》,给我心中浮现出了一处世外桃源之地,对其充满着愿想,也是对自己心灵的一次洗涤。同时,在这看似留有遗憾的爱情当中,也让我明白,面对问题时,要勇敢表达,不要给自己留下遗憾。


【责任编辑:士大夫】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