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的人都有颗“大心脏”
谷爱凌是2022年北京冬奥会当之无愧的明星,“两金一银”的成绩、十八九岁的年纪、斯坦福大学的学历、“外交官”式的语句……她活成了无数妈妈最希望的“女儿”的模样。然而,在谈笑风生背后是巨大的压力,在光辉荣誉背后是艰苦的付出,想要活得更优秀,就要有颗“大心脏”。
“大心脏”要有“大格局”。赛后的新闻发布会上,有西方记者连续追问谷爱凌的国籍问题,而谷爱凌的回答充分彰显了她广阔的格局。她说:“体育可以团结所有人,体育不需要和国籍挂关系。我们所有的人在这里,就是为了希望可以不断地去拓展人类的极限。”与其说这是情商高,不如说这是格局大。从周恩来总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到新时代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其实都是格局和视野的拓展。当我们从一时一地、小我小家中超脱出来,为真正“重要”的事情而努力的时候,内在价值感和自我实现感会支撑着我们克服一个又一个眼前的艰难,我们会变得不那么容易被“打败”,因为我们追求的是真正有意义的事情。
“大心脏”能抗“大压力”。其实所有的竞技运动都需要强大的抗压能力,心理素质是一名运动员除了运动素质之外最重要的能力,但冬奥会上谷爱凌和妈妈谷燕的表现依然让我们非常感慨。当两跳成绩暂时落后时,谷爱凌选择了难度非常高的动作,妈妈在提出建议后选择尊重女儿的选择,妈妈会说:“这是你的比赛,享受比赛”,谷爱凌会说:“冬奥会太好玩儿了”。“享受”和“玩儿”会让我们更关注于体验和感受过程而非结果,最重要的东西在过程中已经收获了,好的结果只是锦上添花,那么,因为对于结果的期待或者担忧所造成的“压力”也就不存在了,因为,那从来不是我们考量的最重要的部分。
“大心脏”迸发“大活力”。“大心脏”的人心里能装非常多的事情,对世界充满了好奇心,整个人身上洋溢着生机和活力。谷爱凌的世界也不仅仅有滑雪,运动、旅游、美食、时尚,甚至也得上培训班,她的心里能够装下好多好多事情。攀登珠峰的王石、爱好摄影的罗红、南极科考的张国立……许多非常优秀的人都在自己的职业之外,也好奇、热爱、钻研、坚持,也都是“斜杠青年”。其实成功的基本素质是可以迁移的,拥有“大心脏”可以跨越领域的界限,在多个维度迸发活力,活成一个“多面体”。
有些文章总在问:“谷爱凌能够优秀多久?”我想说:“一定会很久”,因为她有一颗“大心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