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为“平凡”学生精心组织的颁奖典礼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当前位置: 首页 > 校园频道

一场为“平凡”学生精心组织的颁奖典礼

2022-02-18 09:51

来源:唐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彭贺明 寇丹华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在每个班级中,最多的永远是那些“平凡的学生,他们学习成绩不拔尖,但也不会挂科;他们没有为班级做过突出贡献,但也从未惹是生非为班级抹黑;他们平凡不起眼甚至常常被我们忽略但也是班级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作为辅导员,我们应该如何引导这群“平凡”的学生成长成才呢?

一、活动开展背景

我开始关注他们来源于二上学期刚开学时发生的两件事情。第一件事情是班委向我反馈班级同学出现了参加校园活动不积极的现象,对个人日常行为量化分数由刚入学时的十分重视逐渐转变为漠不关心。经过进一步询问后发现这部分同学正是前面所提到的那些平凡的学生,奖学金、三好学生、积极分子等评优名额有限,过往的失败经历让他们认为自己再怎么努力也不可能评上优秀,干脆破罐子破摔选择躺平,从这一点我们可以看出这些学生普遍缺乏自信心。

另一件事情是我在查寝时发现某宿舍优秀宿舍锦旗皱巴巴躺在杂乱的行李铺上,这让我十分震惊,难道他们连荣誉也不在乎吗?带着困惑与不解,我找来了该宿舍的同学,就这个问题与他们展开讨论。“因为优秀宿舍锦旗上没有印着我们的名字,再小的荣誉只要印着我们的名字就会格外珍惜”,宿舍长的这句话让我意识到因为长期被辅导员忽视这些“平凡”的学生缺失了集体荣誉感,同时也更渴望被关注认可。

二、活动实施过程

基于以上提到的这群“平凡”学生普遍缺乏自信同时又渴望被认可的特点,我开始探索将赏识教育融入日常班级管理建设中对班级大一学年的工作进行梳理总结,用赏识的眼光去发现这些普通同学身上的闪光点,以18动车12班为试点,为这群“平凡”学生精心组织了一场班级颁奖典礼,具体的操作如下:

1.充分听取意见巧设奖项,扩大获奖覆盖面积提升参与感

根据学校学生日常管理工作的要求及班级管理中存在的痛点,在跟班委、宿舍长反复沟通后决定设置五个奖项(1)学习进步奖:表彰学习成绩班级排名进步最大的6名同学;(2)课程全勤奖:表彰从未请过假大一学年出全勤的10名同学;(3)班级贡献奖:表彰代表班级参加学校各类活动做出贡献的13名同学;(4)量化成绩优秀奖:表彰日常行为量化成绩综合排名前的同学;(5)宿舍内务优秀奖:表彰宿舍内务优秀的6名同学。奖项设置贴近同学们的日常学习生活,获奖人次达40人,占班级总人数的80%

2.精心设计准备颁奖环节,邀请重磅颁奖嘉宾提升荣誉

为了增强受表彰同学的荣誉感,让每位同学都有获得感,我们精心设计了颁奖环节,邀请了任课老师及学院领导担任颁奖嘉宾力求让活动充满仪式感大到策划书、主持词、每个奖项的颁奖视频,小到屏幕背景、条幅位置、现场同学的座位顺序等细节,我们都做了大量前期准备。经过反复商讨修改后最终确定了颁奖典礼的流程:(1)播放大一学年班级记录影片;(2)主持人介绍活动的目的及流程;(3)任课老师致开幕词;(4)颁发学习进步奖及课程全勤;(5)班级同学演唱歌曲《国家》;(6)颁发班级贡献奖量化成绩优秀奖及宿舍内务优秀奖;(7)获奖同学代表发言;(8)院领导总结发言;(9)全班同学合影。

3.趁热打铁召开主题班会,及时传达关心关爱提升幸福感

颁奖典礼顺利结束后为契机立刻召开班会进行思想引导。首先,我告诉同学们辅导员跟班委时刻关注每个人希望他们相信班集体的力量,感受班集体的温暖,以增强班级凝聚力。其次,我解释了心理学名词“习得性无助”的含义,引导同学们正确归因,帮助他们发现自己的闪光点,重新树立自信。最后,我讲述了学院三位朋辈榜样的故事,号召同学们向榜样学习,树立目标,珍惜时光,规划大学生活,勇敢迈出第一步。

三、活动取得成效

颁奖典礼整个流程顺畅,现场气氛热烈,获奖同学也倍受感动与鼓舞,活动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1.在随后举办的两项河北省技能大赛中,18动车12班的报名人数获奖人数都是四个动车班最多的,学院唯一获得河北省一等奖的同学正是一位“平凡”的学生。

2.班级同学自主参与班风学风建设的热情高涨,班级凝聚力得到提升,在大二学年获得了“校先进班集体”的光荣称号,并代表学院参与了省优秀班集体的竞选。

四、活动总结反思

1.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曾说过:“人性中最深切的本质就是被人赏识的渴望”。作为辅导员,我们要学会运用赏识教育,善于发现“平凡”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并依托合适的活动载体,及时给予肯定与赞赏,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助力成长成才。

2.精心组织开展班级颁奖典礼不仅有利于辅导员总结班级工作,更是辅导员开展赏识教育、加强班级建设提升班级凝聚力的有力途径。



【责任编辑:士大夫】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