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望2021,奋楫再扬帆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当前位置: 首页 > 校园文学

回望2021,奋楫再扬帆

2022-02-25 17:01

来源:延安大学 杨霁菲 梁怡雪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新旧光阴各自催
2021年的工作已画上句号

一路走来
延安大学始终坚守初心
锐意进取,奋楫笃行

在全校师生的努力下
各项工作都有了长足的发展
取得了许多喜人的成绩

2021年工作回顾

2021年,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贯通推进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习近平总书记三次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坚持以总书记对学校重要批示精神为统领,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为目标,以内涵发展为重点,以教育评价改革为引擎,以庆祝建党100周年为契机,绘就发展蓝图,全力实施“撑杆”攻坚,成功攻克史上最难考研,战胜新冠肺炎疫情,各项事业蓬勃发展,“十四五”开局平稳

01 牢记殷殷嘱托,绘就发展蓝图
       召开庆祝延安大学命名80周年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批示4周年座谈会,完成省委、市委督查督办5次,获得省厅级以上各类奖励28项。

(延安大学建校84周年、命名80周年座谈会)

(上级部门督导检查)

全面总结“十三五”事业发展成就,科学编制并组织“十四五”发展规划。

(“十四五”事业发展规划意见征求会)

02 咬定总攻目标,学科更加优化
       在“2021软科中国最好学科排名”中,马克思主义理论、生态学和中国史三个一级学科在全国排名中分别进入前30%、40%和50%。
       首次获批陕西省学科评议组专家2人、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1人。
       硕士一级学科、专业学位授权点数量实现了快速增长,实现了所有学院“全覆盖”。

03 厚植教学优势,质量稳步提升
       新增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3个、省级一流本科建设点5个;获批省级一流课程17门,新增2个本科专业。获批国家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1门、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3门、省级示范中心1个。
       获评陕西省高等教育优秀教材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获批省级新文科项目1项、省级教改项目8项。获批教育产学协同育人项目16项。

成功举办“建行杯”第七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陕西“青年红色筑梦之旅”活动启动仪式。

(“互联网+”青年红色筑梦之旅)

获批国家级大创项目54项,省级项目135项;获得各类学科竞赛国家级奖励176项,省级奖励401项。学校获批陕西省2021年“国家级优秀农村教师定向培养计划”地方专项培养院校,获批陕西省大中小学劳动教育实践基地,使学校省部级教学基地达到10个。

(张金锁书记为延安大学2021级新同学讲授开学第一课)

临床医学专业认证工作顺利通过,历史学专业成为陕西省首批师范专业认证试点专业。

(历史学专业认证)

承办陕西省第十八届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术交流研讨会,设立了142项研究生课程思政和“一流课程”建设等项目,获陕西省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研究生教育成果奖”二等奖1项。

(陕西省第十八届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术研讨会在延安大学举行)

启动了“本科生2+2双学位”项目,选派10名金融俄语专业学生赴俄罗斯诺夫哥罗德大学学习。

04 找准攻坚战术,科研后劲增强
      大力实施科研创新能力跃升工程、社会服务能力提升工程。
      获批国家级项目41项,其中国家社科基金9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2项,均创历史新高。
      科研到账经费达1.43亿元,实现历史性突破。

(国家级项目申报推进会)

发表高质量学术论文500余篇,出版学术著作30余部,获各类科研成果奖23项。
       2人获“陕西省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称号,2人获“陕西省青年科技新星”称号。
      遴选14项科研成果入驻秦创原(延安)创新促进中心,转化4项,经费达343万元。

(学术交流会)

新增校地(企)合作单位16个,授权发明专利30件。

(校企、校际合作)

05 丰富引育手段,师资不断优化
       深化实施“一流师资引育计划”,全年共引育博士教师47名。入选延安市首批“圣地英才计划”34人,23人获评延安市圣地英才。
       三级以上教授达到26人,院士工作站增至5个,新获批30个全额拨款事业编制,辅导员入编率达到75.8%。
       制定并实施了《延安精神熔铸师魂工作方案》,开展了18期校本培训,培训人数652人。

(开展校本培训)

06 拓宽发展视野,办学经纬延伸
      举办“新时代斯诺”等2场国际论坛,获全省教育系统外事(港澳台)工作先进集体。
      创立“杨家岭下沐春风校友论坛”,完成“校友之家”二期建设。

(图一为“杨家岭下沐春风”校友论坛
图二图三为《路遥的大学时代》首发座谈会&忽培元客座教授聘任仪式
暨电视剧《花开山乡》原著《乡村第一书记》创作分享会)

选派9名教师、31名学生赴中国人民大学、北京理工大学进修学习,8人考取了对口支援高校博士研究生。

07强化制度牵引,治理成效凸显
      深化“一章八制”建设,印制2021版《延安大学制度汇编》。
      深入贯彻《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搭建改革的总体框架。

(2021年教师教育专业实习基地建设研讨会)

规范了全校行政办公用房使用与管理,印发《延安大学校园车辆管理暂行办法(试行)》,妥善解决诸多历史遗留问题。

08 坚持师生为本,保障提质增效
      完成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建设、软件正版化建设、校园网络信息安全建设、大数据分析平台建设、网上办事大厅和智慧延大APP建设。
      完成新校区校史馆布展,《延安大学史》编撰,增设特色栏目“延安学研究”。
      办结“我为师生办实事”事项58件。
      实施OA办公系统提升项目,扩建离退休职工活动用房,新建超市和职工活动场所,增调附中学生公寓,改善附小办学条件,为职工餐厅安装电梯,建成学生综合服务大厅并投入使用。

09 强化责任担当,倾情服务社会
      成立十四运乒乓球赛事工作专班,组建200余人的能源保障团队,遴选志愿者419人,圆满完成全运会赛事服务保障工作。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四届运动会)

加强附属医院内涵建设,附属医院获评陕西省区域医疗中心。
       有序推进附属中学“公参民”改革,办学质量和水平显著提升。

10 坚持党建引领,强化政治保障
       举办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群众性宣传教育活动。组织开展延河九校、长征六校党史学习教育,举办“延安大学青春歌会”等活动。

(“延河联盟”红色育人基地揭牌仪式)

(“万名学子学党史,网上重走长征路”出征仪式)

落实“三全育人”,28人考取选调生、73人参军入伍,70%以上的学生到西部就业。
       学校党委获评2021年全省先进基层党组织、陕西高校先进校级党委,张金锁书记获评“高等教育优秀管理者”。

学校获评全省统战理论研究、“双百工程”先进单位,健康帮扶项目入选教育部第四届省属高校精准帮扶典型项目。

(“学党史、担使命,助力宜川县乡村振兴战略”推进会)

 设立“延安大学教职工关爱基金”。
        获评全国2021年全国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优秀单位、全省老干部工作先进集体等称号。
        召开共青团延安大学第五次代表大会、延安大学第二十三次学生代表大会、第一次研究生代表大会。

(第五次团代会、第二十三次学代会、第一次研代会)

特别值得铭记的是,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我们上下一心,共克时艰,各级领导干部坚守岗位、靠前指挥,广大师生服从大局、密切配合,党员先锋不畏艰险、冲锋在前,社会各界情系延大、大力支持,完成16轮全员核酸检测,收到了开国元勋后代、北京理工大学等兄弟高校和爱心企业、广大校友的捐赠抗疫物资300余万元,16000余名学子平安返家,“红色专列”成为寒冬中延大人最温暖的记忆

(万众一心共抗疫)

过去的2021
延大师生
用坚守诠释信念
用奋斗铸就辉煌
改革创新,锐意进取
勇于担当,敢于奉献
疫情之下的共同守护
困难面前的永不言弃
都是延大师生特有的品质
更是延大快速发展的底气

未来的2022
延大师生
携手共进、砥砺前行
攻坚开战、接续开拓
不畏艰难险阻
在新的征程中再创佳绩


图片来源于延安大学官网
后期 | 刘玉婷 唐佳航 高远远
编辑 | 王思颖
初审 | 熊伟 张瑜杰 张璐 李雨菲
审核 | 陆政
责任编辑 | 胡忠艳




【责任编辑:士大夫】
返回顶部